第575章 火箭弹测试(第3页)
15米到30米,对轻型装甲车等只能造成损伤,能对暴露人员造成致命伤害,30米之外,破片动能衰减,杀伤力显着降低。”。
听着钱教授所说,几位过来参观的军方人员,脸上一个个都露出了笑容,这一数据他们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
而能有这么大的杀伤力,也是因为里面装的炸药,是李枭之前研究出来的高性能弹药,否则仅凭100公斤的重量,去除发动机,弹体,燃料等重量,根本就放不了多少炸药,威力也不可能有这么大。
兴奋过后,同一地点钱教授又进行了三次测试,一次偏差20米,一次正中靶心,这就更让众人心中有了数。
这点偏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当然这只是五公里的偏差,一般50米内都算正常,如果偏差超过这数字,那就不正常了,就要需排查推进剂、弹体结构、发射系统是否有问题。
这些问题结合导弹发射时的一些数据,倒是很好查找出来,不过任何一样的修改,都会浪费很多时间,现在一切都正常,也让不少人安了心。
在测试完这两项测试,在钱教授的命令下,众人又开始了10公里的测试,这一次同样也是三次测试,整体测试下来,一切也正常,只不过偏差距离更远了些,这一次的第三次测试,偏差距离直接达到了25米,但考虑到10公里的打击距离,30米的偏差也在允许范围之内。
这个年代像是远距离攻击武器,无论是导弹还是火箭弹都是如此,非制导的型号误差甚至会达到300-800 米。
制导形也会达到 50-150米,这些都很正常,影响也不大,毕竟火箭弹的攻击,不是单一的攻击,而都是通过多枚齐射,一次齐射可覆盖数万平方米,来用这种方法来弥补打击的精度不足,来实现对对人的打击,而非精准的打击点状目标。
想要达到后世那种精准打击,在这个年代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也要在等个十多年,二十来年,制导技术更进一步以后,才有可能实现精准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