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各家意见

不过李枭记得建设这个基地的时候。

国内的离心机还没研究出来,那么选地质的要求会不会也不一样,这个他就不知道了。

但对此李枭并不担心,国内这么大总有合适的地方,除了504厂外,还有814厂,这个也是国内第二个浓缩铀基地,建设的时间是1965年,至于更具体的地点。

李枭在网上查找到的资料,只是说在大渡河畔建设的,依靠着天然屏障,除了满足离心机建设的环境外,还满足当时三线建设原则,也就是“靠山、分散、隐蔽”。

之后还有405厂,建设在陕西,也是后来三线建设中,规模最大的铀浓缩项目,只不过李枭依旧不知道具体地点。

这一点倒也很正常,这些地方不可能让外人知道,能在网上查出来,本身就说明已经不太重要了。

不过这些倒没什么,能有这么多合适的地点建设基地,地质部早晚都能找到合适的地方。

不过以国内的效率来看,就算再晚也晚不到那里去。

等到地质部的何部长说完以后,宋部长也站了起来。

“那我也说说,刚刚我听了李枭同志用电量,必须要新建一座甚至多座发电站,才能满足基地所需,至少需要按照杨树浦电厂的规模,扩大百分之五十修建,想要完成这个项目,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花费至少需要1亿以上。”。

这数字让地质部部长和建筑技术局的部长,都不由倒吸了口气,一亿以上的花费,这实在是太大了。

黄部长之前虽然知道花费肯定非常高,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这数字也是让他有些吃惊,不由问道:“一个亿?要这么多吗?”。

“只多不少,很多机器我们只能进口,国内自己根本就制造不出来。”,宋部长说道。

这也让黄部长皱起了眉,1个亿这有些太吓人了,不过他知道,为了离心机,国家肯定会建设想去,想到此,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道:“那发电站的建设呢?这个我们自己能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