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盼归人(第2页)

 “我来剁馅!”李逸尘立刻举手,拍着胸脯,“我剁的肉馅最匀,上次包的饺子,小安一次吃了二十个!”

 小安正埋头喝汤,闻言抬起头,嘴角还沾着汤汁:“那是因为婉儿姐调的馅香!逸尘哥剁馅时差点把砧板劈了,苏先生还说他是‘蛮力有余,巧劲不足’。”

 众人都笑起来,笑声撞在窗纸上,又弹回来,混着窗外的风雪声,像支热闹的曲子。林羽望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意——去年此时,他们还在中都的寒风里追查青火魅影,如今却能围坐在暖炉旁,笑着说些家长里短,这样的日子,或许正是玄清道长手札里写的“人间至味是清欢”。

 午后雪势渐歇,阳光透过云层,在雪地上洒下斑驳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李逸尘拉着小安在院里堆雪人,用墨锭做眼睛,用红绸做围巾,还把林羽的旧草帽扣在雪人头上,远远望去,竟有几分像玄清道长的模样。“你看它像不像苏先生说的,道长年轻时的样子?”李逸尘退后几步,得意地问。

 小安歪着头看了半晌,摇了摇头:“不像。苏先生说,道长年轻时总爱皱着眉,这个雪人笑得太开心了。”

 林羽和林婉儿坐在廊下,看着他们的身影在雪地里移动。林婉儿手里拿着副未绣完的帕子,上面绣着株腊梅,针脚细密,金黄的花瓣在素白的布面上渐渐舒展。“阿依的信上说,苗寨的蜡染布已经裁好了,就等开春送来给我们做春衫。”她忽然开口,指尖拈着枚银针,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她说要给小安做件虎头坎肩,用靛蓝的布,绣上黄色的老虎,威风得很。”

 “那小子定能乐上好几天。”林羽望着雪地里追逐嬉闹的两人,小安被李逸尘推倒在雪地里,却笑得更欢了,棉袄上沾着雪,像只圆滚滚的雪球,“等开春,我带他去望海镇买些竹篾,教他编风筝,就编只老虎形状的,配他的坎肩正好。”

 苏长风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捧着本《岁时记》,慢悠悠地念着:“‘冬至一阳生,万物潜滋长。’这雪下得厚,明年的桃花定能开得更艳,灵犀草也能长得更旺。”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插画,“你看这腊梅,与婉儿姑娘绣的倒有几分相似。古人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今日算是见着了。”

 林婉儿的脸颊微微发烫,低头继续绣着帕子,阳光落在她发间的银桃花簪上,折射出细碎的光,与檐下的冰棱相映成趣。她想起昨夜林羽帮她掖被角时,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手背,那点温热的触感,此刻还留在皮肤上,像雪地里的腊梅,悄悄绽放在心底。

 傍晚时分,灵隐村的老妪果然来了,由她的小孙子搀扶着,背上的竹篓里装着新鲜的荠菜,绿油油的,沾着雪水,看着格外喜人。“路上滑,走得慢了些。”老妪坐在暖炉旁,搓着冻得通红的手,“这些荠菜是今早刚挖的,带着土气,包出来的饺子才香。”

 小安连忙给她端来碗羊肉汤:“奶奶快暖暖,这汤可好喝了,婉儿姐放了好多姜片呢。”

 老妪喝着汤,看着满院的积雪,又看看堂屋墙上挂着的剑和弓箭,眼里满是欣慰:“你们这些孩子,把桃坞守得这么好,玄清道长在天有灵,定会高兴的。”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些晒干的茱萸,“这是去年秋里采的,缝在枕头里能安神,给苏先生和林丫头各备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