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立冬雪落(第2页)

 林婉儿跟在后面进来,手里捧着个锡茶罐,罐身上刻着“中都雪芽”四个字。她把茶罐往灶台上放,发间的银桃花簪沾了点雪,化在上面,亮得像颗星:“张婶说雪水在缸里存着呢,我去舀些来。”她的目光落在林羽的棉袄上,肩头的湿痕已经干了,“刚才去望海镇,没冻着吧?这雪下得邪乎,比去年早了半月。”

 “没冻着。”林羽往灶膛边挪了挪,借着火光暖手,“你绣的梅枝比去年的有神,尤其是那几朵含苞的,像真的要在雪地里炸开。”

 林婉儿的脸微微发烫,转身去舀雪水,锡壶撞在缸沿上,发出清脆的响:“是照着后山的野梅画的,昨儿雪没下时,特意去看了好几回。”

 廊下早已生好了炭火,铜炉里的炭烧得通红,映得周围的雪都泛着暖光。苏长风披着件“秋桂布”做的厚披风,手里捧着周先生寄来的信,信纸是用“立冬布”做的,上面绣着枝寒梅,针脚是林婉儿熟悉的细密。他见众人进来,笑着扬了扬信:“周先生说,中都的学堂挂了咱们寄的四季布样,学子们下课就围着看,说要开春就来桃坞,学怎么把雪绣进布里。”

 林羽把雪水倒进砂壶,坐在铜炉边烤火。雪水在壶里“咕嘟”作响,腾起的蒸汽裹着龙井的香,他执壶的手稳得很,茶水注入青瓷杯时,细得像条银线,杯底的茶叶慢慢舒展,像朵绽开的绿花。

 “尝尝?”林羽把茶杯往苏长风面前推,“这雪水烹的茶,比灵犀泉的多了三分清冽。”

 苏长风抿了口,闭目品了品,笑道:“是中都的雪味。玄清老友以前总说,茶是桥梁,能把南北的雪连在一起,今日一尝,果然不假。”他看向林婉儿,“你那‘立冬布’的梅枝,该绣只喜鹊在上面,就像中都年画里的那样,报春的。”

 “我这就去绣!”阿依抓起块红布就要跑,被林婉儿拉住了。林婉儿往她手里塞了块烤红薯,是张婶刚从灶里掏出来的,烫得阿依直换手:“先暖暖手,雪天绣活,针会冰着手指头。”

 午后的雪渐渐小了,阳光从云缝里钻出来,给满院的雪镀上层金。林羽和李逸尘在木工房里做木架,要给染坊的布样搭个新架子。新劈的杉木泛着浅黄的光,被他们用麻绳扎实地捆在一起,李逸尘抡着斧头敲打榫卯,木屑飞得老高,溅在林羽的棉袄上,像落了层细雪。

 “你说周先生开春真会带学子来?”李逸尘往木架上钉了颗铁钉,“要是来了,我就带他们去后山射兔子,用狐狸围脖当奖品——保准绿衫姑娘第一个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