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冬至阳生

冬至阳生包汤圆,布卷情深盼归期


 冬至的清晨,天还未亮透,桃坞就浸在一片暖融融的光晕里。前夜的雪霁了,檐角的冰棱挂着碎光,像串水晶帘子,太阳没出来时,冰棱在月光下泛着冷白,等第一缕晨光漫过院墙,冰棱忽然就软了,滴滴答答往下淌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像在数着时辰;老桃树的枝桠上还积着雪,却被灶房漫出的热气熏得微微发亮,仿佛下一刻就要抽出嫩芽;荷塘的冰面依旧冻得结实,但岸边的雪被扫得干干净净,露出黑褐色的泥地,张婶说这是“养塘”,等开春化了冰,淤泥才肥,荷花开得才艳。


 林羽蹲在灶房门口的石阶上,手里搓着糯米粉。今年的糯米粉磨得格外细,像天上的云絮,被他用温水和成面团,白得像“冬雪布”,在掌心揉着,软乎乎的,带着点凉,却很快被手温焐热。他搓得极慢,面团在指间转着圈,渐渐成了圆润的球,像小安玩的玻璃弹珠——今日冬至,按桃坞的规矩要吃汤圆,张婶说“吃了汤圆,就长一岁,日子也得团团圆圆”。


 “林羽哥,你看这芝麻馅!”小安举着个青瓷碗跑过来,碗里的芝麻馅拌了猪油和糖,黑亮得像潭墨,上面浮着层油光,映着他的笑脸。他穿着件“冬至布”做的棉袄,是用茜草染的绛红,布面上用白蜡点着团纹,跑起来时,棉袄下摆扫过地上的融雪,带起片湿痕,“张婶说多放些糖,甜到心里,来年就顺顺当当的!”


 林羽接过碗,用指尖挑了点芝麻馅,甜香混着猪油的腻,在鼻尖漫开来。“比去年的细。”他笑着往面团里包馅,指尖捏合的地方渐渐拢成个圆,“去告诉婉儿姐姐,汤圆要多包些,苏先生说周先生和女学子们在中都也吃汤圆,咱们多包的,就当替她们吃了,盼着明年一起吃。”


 “婉儿姐姐早开始包啦!”小安颠颠地往染坊跑,棉鞋踩在融雪上“吧嗒吧嗒”响,惊得灶房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起,翅尖扫过林羽的发梢,带起片细小的雪粒,像撒了把碎星。


 李逸尘扛着捆干柴从柴房出来,柴捆上的雪化了,在他肩头洇出片深色的痕。他往灶房的门框上一靠,呵出的白气在晨光里散得慢,棉袄上沾着草屑,却掩不住眼里的亮:“后山的雪化了些,我看见几只山鸡在啄食!张婶说中午炖山鸡,放些当归,补气血——绿衫姑娘信里说中都的冬至吃羊肉汤,咱们吃山鸡汤,也算隔空团圆了!”他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她还说,开春的射箭比赛,定要赢我,你说她是不是早就练上了?”


 林羽往竹匾里放包好的汤圆,圆滚滚的排在上面,像串白珍珠:“定是练了,不然不敢说这话。”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往染坊瞟——林婉儿正坐在竹架下的竹凳上,面前摆着个竹匾,她手里的汤圆捏得小巧玲珑,比林羽包的匀整,绛红的“冬至布”袖口沾了点糯米粉,像落了层霜,风过时,布角扫过她膝头的布样,带起阵芝麻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