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韶华汐洋汐上

第72章 元帅发怒(第3页)

 就在刘天义闪身躲避之际,萧锦谦手腕轻轻一抖,原本直刺而出的长剑忽然改变方向,朝刘天义闪避的方位横扫而去。

 说时迟那时快,眼见着剑光呼啸而至,刘天义来不及多想,身子往后一仰,萧锦谦锋利的剑尖紧贴着刘天义的面门飞速划过,带起一阵剑气,吹得他脸颊生疼。

 刘天义也并非等闲之辈,就在后仰的瞬间,只见他腰部猛然发力,双腿一屈一伸,借着这股力量来了个漂亮的鲤鱼打挺,一下子又重新站直了身体。

 紧接着,刘天义手臂一挥,手中的长剑顺势斜向上方,狠狠劈出,直奔萧锦谦而去。

 萧锦谦一个鹞子翻身避开了这一剑。

 两人就这样在院中你来我往地打斗起来。

 苏禾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住地叫好。

 苏禾的功夫不如他们两人,今日又是一个难得的观摩机会。

 半个时辰后,两人比试了不下百招,刘天义渐渐落了下风,萧锦谦才收手。

 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试后,萧锦谦心中的火气已经去了大半。

 晚上洗漱后,萧锦谦躺在炕上。

 脑中回想起儿时跟随当时的太子萧祁玉去常林军军营的情景。

 那时的萧锦谦还是个六岁的孩童,看到常林军军营中的战鼓很好奇。

 公孙钰将军抱着他用手去触摸那战鼓。

 萧锦谦则嚷着要用鼓槌去敲战鼓。

 比萧锦谦大三岁的侯府二少爷公孙皓义,用小大人的口吻严肃地道:“我父亲说了,军营中的战鼓是用来传递命令的,只有打战的时候才能敲响,平时不能随便敲,否则会被打屁股或是斩首的。”

 说罢还比了个砍头的手势,吓得萧锦谦缩了缩脖子。

 从那以后,萧锦谦就很崇拜公孙皓义,认为他懂得真多。

 后来萧锦谦便常常跟在公孙皓义身后。

 萧锦谦十岁那年被封为世子,到常林军中去历练,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公孙钰将军率领常林军增援漠北那年,萧锦谦十二岁,他并没有跟随他们一同前往漠北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