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王佐之才(第2页)
荀彧微微一笑:";大人谬赞了。下官观大人年纪轻轻,便已身居要职,更有雷霆手段平定四府,当真是难得的人杰。";
余谨心中一动。荀彧初来便知四府之事,看来系统召唤而来的人物,都会自动了解当前的局势。
";文若先生过誉了。";余谨叹道,";眼下平阳虽定,但夏承宗这个老狐狸尚未除去。此人在平阳经营二十载,根基深厚,想要拿下他,怕是不易。";
荀彧眼中精芒一闪:";大人是担心证据不足?";
";正是。";余谨点头,";王彦已死,账册被毁,如今只剩侯军一个人证。这夏承宗显然不会善罢甘休。";
";大人不必忧虑。";荀彧轻抚长须,";夏承宗经营平阳二十载,手下必然还有其他心腹。若说只有王彦、侯军知道内情,下官是不信的。";
余谨眼前一亮:";先生的意思是...";
";大人且听下官一言。";荀彧目光深邃,";这平阳城中,怕是还藏着不少秘密。只要我们细心搜寻,未必找不到其他线索。";
";荀司马所言极是。";一直在旁的贾诩开口道,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荀彧转身,看到贾诩的瞬间,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
";文和先生。";荀彧拱手一礼,语气温和中带着一丝感慨。
";文若兄。";贾诩还礼,嘴角微扬,";没想到在这里遇见故人。";
余谨看着两人,心中一动。看来这两位谋士都带着前世的记忆,倒是省去了许多寒暄。
";文和先生在此相助大人,我就更放心了。";荀彧轻抚长须,";当年在兖州,就常听闻先生智谋无双。";
贾诩摇头一笑:";文若兄过誉了。当年在许都,你运筹帷幄,辅佐曹公平定中原,才是真正的奇才。";
";各有所长罢了。";荀彧谦和道,";文和先生长于揣摩人心,明察秋毫。这平阳城中的秘密,想必先生已经有了眉目?";
";正要与文若兄商议。";贾诩眼中精芒一闪,";夏承宗在平阳二十年,根基盘根错节。要找出他的把柄,单靠一两个人证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