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页)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的竹影:";云祥,你且放心。这事,我会处理。明日我就会与几位老友商议对策。";

 杨云祥松了口气:";有岳父出面,我就放心了。";

 ";不过,";吴振宇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余谨此人,确实不简单。短短数月,就从一个普通官员,成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如今又要插手江南盐利,野心不小啊。";

 ";岳父的意思是......";

 ";先观察一阵。";吴振宇沉声道,";若他真敢动手,那就别怪我等不客气了。";

 杨云祥点点头,起身告辞。

 望着杨云祥离去的背影,吴振宇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余谨,你可知道自己在触碰什么?江南盐利,那是无数世家大族的命脉所在。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动摇。

 翌日傍晚,余谨府邸的大堂内,灯火初上,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余谨坐在大堂正中,手中把玩着一枚棋子,眼神深邃。案几上摊开的是一份名册,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名字和关系网络,其中";吴庆年";三个字被朱笔圈了出来。

 ";大人,贾大人和诸葛大人回来了。";门外,管家恭敬地禀报。

 ";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贾诩和诸葛亮联袂而入,两人脸上带着疲惫之色。行礼后,在余谨示意下分别落座。

 ";御史台那边情况如何?";余谨放下棋子,直奔主题。

 贾诩先开口道:";大人,正如我们预料的那样,御史台那边的态度确实缓和了不少。韩承业今日甚至亲自来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看来我们的声东击西之计初见成效。";余谨满意地点点头。

 ";不过,";诸葛亮接过话头,";虽然表面上他们态度转变,但实际上依然处处设障。尤其是当我们试探性地提到要查某些案件时,总会有各种理由推脱。";

 堂外,寒风呼啸,吹得庭院中的枯枝摇曳作响。

 ";大人,";贾诩沉声道,";我们认为,即使有了这些表面上的缓和,想要让御史台出面弹劾吴庆年,依然困难重重。";

 余谨眉头微挑:";说说看。";

 ";朝堂中早已被那些权臣经营得铁板一块。";诸葛亮解释道,";御史台的御史中丞韩承业是司空卢颂的亲信。他们早就是利益共同体,互相庇护,共同分肥。";

 ";不仅如此,";贾诩补充道,";就算走刑部或者大理寺那边,也行不通。刑部尚书是吴庆年的同窗好友,大理寺卿则是吴国公的门生。这些部门,都已经被他们渗透得彻彻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