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忠勇侯明月天兴

第八章 围城前夕三(第2页)

 崇祯望着台下这群大臣,只觉心灰意冷,深知朝会再无继续下去的必要,便拂袖起身,离开了文华殿。

 待朝臣们也欲散去之时,王成恩匆匆步入大殿,高声宣道:“陛下口谕,宣兵部侍郎张凤翔至东暖阁觐见。”

 张凤翔跟随王承恩向东暖阁而去。兵部尚书张缙彦望着张凤翔离去的背影,眼中的憎恶与厌恶之色愈发浓烈,他朝地上啐了一口,猛地一挥官袍,转身离去,心中暗自冷笑:“你张凤翔以为自己是于谦吗?还妄图力挽狂澜?真是可笑至极,这大明已然时日无多。”

 二人行至东暖阁门口,王承恩先进去禀报。少顷,只听里面传出:“宣,兵部侍郎张凤翔觐见。”

 张凤翔整了整官帽官袍,稳步走进东暖阁,见崇祯端坐案前,便疾步上前,屈膝跪地,叩首道:“臣,兵部侍郎张凤翔叩见皇上。”

 崇祯起身,亲自将他扶起,并命人赐座、上茶。

 崇祯开门见山地问道:“爱卿以为京师守得住否?”

 张凤翔不假思索地答道:“若有外兵救援,且城内能坚守些许时日,京师或可转危为安。”

 崇祯微微点头,接着问道:“那爱卿以为尚有哪些援兵可用?何处之兵可调遣?”

 “臣以为,若要守住京城,当下离得最近者乃吴三桂,其关宁铁骑乃是我大明精锐之师。只是此人行军拖沓,八万关宁军究竟何时方能抵达京城,实难预料。”张凤翔顿了顿,又道,“不过,尚有一支人马可堪大用。”

 崇祯闻言,心中大喜,眉头也稍稍舒展,急切问道:“爱卿快说,是哪支人马?”

 “黄得功!黄得功乃陛下一手提拔的勇将,多年来镇守一方,与流寇常年作战。其麾下有一万永卫营,左营右营相加共计三万人马。而且黄得功对陛下忠心耿耿,若知晓陛下与京师有难,绝不会袖手旁观。”

 崇祯一拍脑门,懊悔道:“朕真是糊涂了,若早向黄得功传旨,或许尚有可为。只是他远在凤阳,距京师千里之遥……”言罢,不禁长叹一声,“况且即便他来了,仅有三万人马,又如何能战胜李自成呢?”

 张凤翔进言道:“陛下,如果黄得功千里迢迢赶来勤王,那吴三桂还好意思迁延观望吗?黄得功与吴三桂两支军队相加超过十万,此皆为我大明精锐,定能守住京师,击退闯贼。”

 崇祯深以为然,就连王承恩也在旁附和道:“皇爷,张侍郎所言甚是。皇爷试想,若黄得功的军队都已千里勤王,那吴三桂还敢拖拖拉拉吗?否则,他岂不怕留下千古骂名?”

 崇祯眼神中渐渐有了光彩,决然道:“所言极是!”

 张凤翔趁热打铁:“吴三桂之所以迁延观望,无非是担心仅凭他一支军队前来勤王,会与闯贼拼得两败俱伤,况且闯贼兵力众多,万一不敌,损失惨重。但若有另一强军前来勤王,他便无法再佯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