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忠勇侯明月天兴

第176章 《松锦遗事:三条件与三回应》(第3页)

 黄义明听完之后,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心中一阵鄙夷:你多尔衮,怎么不照照海水看看自己?却也并未发作,只是表示:“坚决反对,你多尔衮所说的不切实际,况且本侯也做不了主,我大明天子也绝不会同意。”

 若是搁在从前,满清定会直接放话:不同意就打到你同意!但眼下情况不同,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棺椁在明军手中。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最终达成一致。根据商议,明向清每年捐赠白银一百万两,粮食三十万石,关外之地全部划给满清,并归还皇太极的棺椁(努尔哈赤的棺椁须三年之后归还,以此确保满洲人遵守三年之约);清向明每年捐赠马匹五百匹、貂皮若干,归还松锦之战中明朝殉国将领的遗体,并且三年之内不再对明动兵,双方互开贸易,且清兵需立即停止在关内的一切军事行动。

 按理来说,这种事情必须由朝廷有司各部与满清的礼部进行洽谈,但此一时彼一时,直接由两位主将先行商定。其中黄义明提出的一条格外重要:只能先归还皇太极的棺椁,努尔哈赤的棺椁必须三年之后才能归还,三年之后双方可进行换约,重新商定新的条约。

 两人一直商议了三个时辰,这要是搁在朝廷里,商议个十天半个月都是少的。最终,二人分别向各自的都城派去快船,禀报这个消息。另外,多尔衮也向关内的清军发去急报,令其立即停止一切攻略行动。最终,待两国皇帝最终定夺,这个商议才能算数。

 一切商议妥当之后,两支水师就在海上对峙着。虽然彼此都是统帅,但这种大事,或许在清军内部,多尔衮能一锤定音,但黄义明不行,他必须得自己的岳父同意。而且,他也深知,这种事情传回京师,朝臣们定会吵翻天。但没办法,不停战的话,以北方现在的情况,很难维持大明的稳定。尤其是现在是崇祯十七年,只要今年过去,天灾就会慢慢减少,大明就会迎来曙光,发展火器,安顿内部,这至关重要。

 黄义明暗想:嘿嘿,你多尔衮,现在没跟老子要俘虏,到时候可别说我不给你。不过想想也是,清军战败,主将大多都能撤离,估摸着你还不知道阿巴泰被俘虏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