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忠勇侯明月天兴

第196章 《辽东英魂归期近,内阁朝堂起纷争》(第3页)

 皇帝的眼眶已然湿润,松锦之战的失败,一直以来就像一根尖锐的针,深深扎在他的心里,痛彻心扉。

 三人听后,也都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范景文、李邦华还记得,当日辽东战报传来,大明九边大军最终惨败,皇帝当场就晕厥了过去。

 刘宗周声音哽咽:

 “陛下圣明,视将士如赤子,臣一定将此事办好。臣将亲自带人打造上好的棺椁,用来安葬我大明英烈。”说完,已是泣不成声。

 三人用衣袖擦拭着泪水。暖阁内的一众小太监,也都忍不住眼眶湿润。

 其中有个中年太监,眼眶泛红,呼吸急促。他在宫里当差半辈子了,曾经一直以为,铁打的大明江山坚不可摧。直到松锦之战,明军战败,他还觉得只是朝廷一时失利。后来朱仙镇朝廷大军再度战败,他才真正感到不安。他心中对这曾经稳固的江山……唉……也曾偷偷落泪,可身为宦官,却又无能为力。

 崇祯整理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

 “第二件事,朕就明说了。三位主将的封赏,黄义明晋升公爵,马翔麟封伯爵。左良玉虽然没有深入辽东,但他在宣府立下战功,又生擒了孔有德、尚可喜,手下斩获颇丰,封伯爵。三位以为如何?”

 范景文此时心情也平复了许多,听了皇帝的话,还是说道:“陛下,臣并无异议,但对于封公爵一事,还请陛下三思。”

 刘宗周看向崇祯,拱手说道:

 “陛下,左良玉此番虽有大功,但他从前劣迹斑斑,封伯爵的话,臣实在不敢苟同。马翔麟随忠勇侯出塞,立下赫赫战功,臣以为或许可以加封为侯。”

 李邦华赶忙劝阻:“陛下,臣以为尚书这话不太妥当。要么两人都封伯爵,要么都不封。左良玉从前确实有些不良行径,但纵观今年的勤王与抗击清军,他都立下功劳。如果对他过于冷淡,恐怕会寒了左部人马的心。若是马翔麟封侯,而左良玉只是封伯,只怕。”

 崇祯倒不担心晋升自己女婿为公爵会有人不服,毕竟功劳摆在那儿。李邦华说的也正是他所顾虑的,所以才决定封两人为伯爵,这样外人也无话可说。

 刘宗周仍在争论,坚持认为左良玉风评太差,这样的人若是做了朝廷的伯爵,只会给大明抹黑。

 李邦华则坚持要么两个都封爵,要么都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