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忠勇侯明月天兴

第231章 烽烟三境:明廷筹谋平叛之困(第2页)

 首辅说完了,次辅自然也要跟上。李邦华躬身奏道:“陛下,川地军情紧急,但如何用兵还需斟酌。” 

 崇祯将目光放在了张凤翔身上。 

 感受着皇帝凌厉的目光,张凤翔出了一身冷汗,硬着头皮奏禀:“陛下,三、三大营兵,也处于训练阶段。朝廷目前若是抽调过多其他部队,只怕北方不稳。” 

 崇祯怒拍御案:“朕说要用三大营的兵了吗?别打朕勇卫营的主意,新军没有完成整训之前,朕是不会外派出去的。 

 既然卿等没有什么好主意,那朕就首说了。辽东战事己停,关宁军的步兵要守城,骑兵留在城内也无用处,再者,子有过,父带之,左良玉在京还有两万人,就一起带去吧。” 

 “陛下不可啊,陛下!”阁臣们一同跪下。 

 首辅开口道:“陛下,左部除了之前调往真定布防的,在京是还有两万人,再加上关宁骑兵,凑一凑也能有个三万。可这些兵关乎着北方的稳定啊,若是调走了,一旦李贼北犯,史可法的真定防线一旦出现松动,。” 

 “是啊,陛下。勉强守城的南方兵,一旦看见大批军队开走,只怕也会军心浮动。此时正是我大明的关键时期,待勇卫营成军之后,我大明再对其大张挞伐,更为合适。” 

 崇祯的火气又上来了:“首辅刚才说,派兵征讨,朕的勇卫营去不了,其他的军队也就都去不了了是吧?首辅是这个意思吗?” 

 范景文赶忙开口解释:“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并非如此,臣只是担心北方防务。” 

 朕息怒?朕息什么怒?朕要张献忠的脑袋,朕要张献忠的首级!朕息什么怒?朕意己决,速派左良玉、吴三桂领军征讨张献忠。 

 火气上来的崇祯,这段话可谓是拍着桌子吼出来的。还不解气,一挥手将桌上的奏疏,全部挥洒落地。 

 范景文声泪俱下的劝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关宁军驻守我大明最后一道大门,若是调走骑兵,虏兵定会察觉。 

 万一虏廷撕毁条约领军入关,我北方重镇处处缺兵,届时该如何是好?李贼若是再北上,朝廷将会再次腹背受敌啊,陛下。” 

 “哼!首辅不要忘了,马翔麟带来的土司兵皆是出自川地。若是他们知晓家乡己经是生灵涂炭,而朕却无动于衷,他们会怎么看待朕,怎么看待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