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义利之辨(第2页)
陈子龙玩味的盘着手中珠串,浅笑的脸上分不清真实的想法。过了半晌,他才开口。
“若是理念不同,又何为合作?”
“理念也有大义和小义。国家社稷为大,个人主张为小。在复兴大明、安靖海内这一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小弟愿意资助卧子兄壮大几社,也会帮助织女重获生计。至于您是否支持小弟的主张并不重要,是否要按照江夏的模式解决问题也不重要,选择权在您,江夏永远只提供可行的方案。”
两人的唇枪舌战让另外的五人都陷入了沉思。良久,徐孚远开口问道:
“您这算什么呢?不争学理,只争银货吗?”
“小弟争的,是民生福祉,是天下太平。在这个基础上,学理的让步、银货的让步,对于小弟与合作社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套用某个大佬的话来说,就叫做‘搁置争议,共谋发展’。”
陈子龙笑了笑,还是摇了摇头。侯玄演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声道:“前几日苏州已经签了好些个契书,听闻有上百万两银子的投入。”
“如何?为了些许银货,真要败坏世风吗?”
“陈公子也说了,选择权在我。存精去伪,则善而从。再说,徐阁老若是有知,至少对奇器不会反感。”
陈子龙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于是对陈吉发道:“说说看吧,贤弟的合作社,如何与松江合作呢?”
“很简单,合作社提供奇器及维护,松江本地商民生产产品,通过海贸销往周边各国。”
“倒也是个路子。不过不能像苏州那样由你们的人来做。愚兄认为,当挑选松江本地士绅子,到江夏区学习,学成再回来做。”
“都可以。”陈吉发笑道,这不就是公派留学生嘛,只要有三分之一洗脑成功,就不怕松江府不能发展工会工会的,“不过前期肯定要我
们的人来,以一年为期如何?”
“善!”陈子龙道,“这事情就先这样定,于生产上的事情,可以稍后与管家商议。”
虽然陈吉发觉得这般谈下来有些太过草率,不过既然是陈子龙应承了,想必是没什么问题的。再看侯玄演,已经是满脸兴奋。
“这下子定然能胜过苏州。”
“何必争这些小事?”陈子龙撇嘴,又转向陈吉发,“来来来,虽说搁置争议,然则争议就是争议。理不辨不明,咱们接着说道说道,你这个所谓的‘富民论’、‘义利论’,究竟是如何能通的?”
陈吉发讶然失笑,这陈子龙果然是够轴的。自来熟也是自来熟,较真也是真较真。
算了,既然大事已经达成,便舍命陪君子了。
几位士子又在雅间辩论,主要是陈子龙与陈吉发争论,偶尔徐孚远和侯玄演也插个嘴,李必远和袁锡只讲了两句个人看法,并未针对陈吉发,至于剩下两位和陈吉民,从始至终只是做听众,虚心学习。
吵吵闹闹,竟然到了日暮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