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乱臣贼子(十二)(第2页)
山东地区,自古以来成功的造反模式都是土匪、白莲教,温和的手段根本没用。
所以,陈吉发给这些人下达的指令也是如此,发展壮大武装力量,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当今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大丈夫当持三尺青锋,拯民于水火。山东天灾匪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当此之际,正是我辈挺身而出的时候。陈某愿与栾叔、汪大哥、云岭贤弟一道,竭尽所能保护乡土乡民!从今往后,沂蒙山附近,但凡有与贪官勾结,欺压百姓的,定斩不饶!”
陈吉发讲了半天,提起酒杯与众人痛饮,一个个喝的酩酊大醉,唯有他清醒非常。
队伍在济南府又驻扎十几日,期间以征粮为名,大肆在乡间驱逐士绅,分发粮草,收买贫民佃农建立农会,扩充栾天斌、张云岭和汪顺的武装。
等陈吉发走的时候,济南府南部山区已经有了三千多人的武装力量,半个县的势力范围。
吴直每日在营中观察胶州营的行动,对这些兵痞出去搜刮民脂民膏并不见外。
不过,他发现这帮人搜刮归搜刮,却是令行禁止,缴获归公,鲜少有私藏财物或者擅自杀人的情况。
而且违令者但凡被发现,处理非常重,动手的士兵绞死,直属军官要挨一百军棍。
这些天来,吴公公只见过两起这种事情,而且,还是新招募的民壮犯的,鳌山卫的那帮子人,军纪严明的很。
放在别的藩镇,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吴公公私底下了解过鳌山卫的军饷,一千人足额足饷,每月一两五钱,开拔作战,都有赏银。
那些民壮也能拿到一月一两,下去征粮,还有一成的收获留在队里私分,因此这帮人做事都积极得很。
至于那帮“海寇”,吴公公问了好些个人,都搞不清楚他们的收益。
平日里,也见不到他们手中有银子。
海寇随军有几个兜售杂物的商铺,里面各种货物琳琅满目,但标价都是银元券,吴公公看不懂,鳌山卫的那帮人懂但是说不清楚。
总而言之,根本不清楚他们的薪酬待遇如何。
实际上,江南银行成立后,合作社所有雇员和商户交易,逐渐都替换成了银元券。
在此基础上,雇员工资结算业务,也从原本的银两发放,改为银行对账。
现如今,近卫营这些主力部队的士兵,全部采取银行划拨的方式支付工资,既防止了基层军官的克扣,又降低了工资的支付成本。
唯一的问题在于,如果军队到非合作社势力范围作战时,这些银元券的使用很不方便。
为解决这个问题,商会在出征大军中设立了杂货铺,满足士兵的日常消费所需。
这套体系随着合作社势力范围的扩大,会逐步完善。
去年底,部分合作社范围内的税收征缴开始使用银元券,增强了居民持有银元券的信心。
目前,在江夏、南京、苏州等范围内,商户使用银元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