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乱臣贼子(二十七)(第3页)
其实,陈吉发之前看过卷宗,他又做过大名府推官,对办案流程并不陌生。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彭家土地产权的性质问题,而在这点上,陈吉发意识到,或许是个一劳永逸解决张、罗二人,并争取天下士绅之心的机会。
“老先生,谷城县像您这样的士绅之家,有多少户,您可知道底细?”
“除了徐以显那帮子投敌求荣的,谷城西郊大多数士绅家中都是此等情况。他不过三千兵,占的地却有十万亩,佃农力夫上万!”
“这些情况晚辈也略知一二,的确是太过分了。老先生,不若由您出面,将这些受了损的士绅都召集起来,过两日,咱们一起去姓张的那里讨要说法。不过,晚辈这里有个条件,不知道您是否答应?”
“陈公子请讲!”
“我帮您要回来的地,至少要有一半的面积入股合作社。我们会按照正常比例给你们分红。其余参与讨要土地的,也都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如何?”
彭士绅略一琢磨,觉得没什么不妥的。
现在他是完全要不回来,官府也不管,只要能要回来,哪怕白送一部分地出去都是愿意的。
何况他现在只说是入股,并不是白拿,后面还有分红。
“公子高义,这点要求,老夫答应了。”
“那好,您就回去召集乡民,咱们三日后城西集合。”
在这个时代,纠结民变是地方官员争权夺利的常用手段,而士绅的利益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
陈吉发借这次土地归还案,集结了谷城数十家士绅,宗族子弟数千人,浩浩荡荡从县城出发,堵了张献忠屯驻的镇子,双方剑拔弩张,吵得厉害。
士绅们给张献忠列了单据,要求清退田亩,按照惯例补齐两年的租税,还要交出当年指挥杀人的军官。
这份清单对于张献忠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他一面向熊文灿打报告,状告当地官府纵容刁民闹事,一面暗中做好武装镇压的准备。
双方对峙数日,乡民在张营门前静坐不散,人越来越多。
更有房县乡民听说这里的事情,效仿谷城围了罗汝才的营地。
两地县衙苦不堪言,急报襄阳府处置,知府不敢耽搁,自己跑到谷城来了解民情。
不过现在士绅们都不相信官府能够解决问题,劝说许久,仍然拒不散去。
襄阳知府将情况上报,同时命令捕快、巡丁驱散人群,维持地方安定。
双方很快发生了推搡,彭士绅家的宗亲最为激烈,有两个小伙子用农具伤了官差,推搡迅速演变成了械斗。
眼见局势不受控制,当日中午,襄王世子朱常澄出面斡旋,请屯驻城南的近卫一营出兵,陈吉发亲率人马,以平息民乱的名义突然对张营出手,张献忠对此早有防备,但并非近卫一营对手,更何况还有那么些百姓帮衬,仅剩的那些老营兵马死的死降的降,只留下数十骨干拼死突围,走小路北上,逃亡陕西。
房县罗汝才在收到消息后立刻卷了铺盖逃跑,同样受到了近卫军阻击,只剩下百余人北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