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详谈(第2页)

 请过安后,李父:“纨儿身体可痊愈了?”

 李纨:“爹爹,劳累您跟着担心,女儿身子已好,还请爹爹放心。”

 李父放下书,看向她,“纨儿,你从小,除了跟着你母亲学习管家理事,就是跟着我学习诗书经义。”

 “四书五经都读过,甚至还颇有见地,但外人只知你有德无才,只看过《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你可知为何?”

 营销到哪里都管用啊,她想了想,“可是为了女儿名声所虑?”

 李父:“正是,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啊。如今世道,对女子尚德不尚才,如果你锋芒毕露,以才华扬名,恐会因此招来祸事。”

 李纨:“女儿明白,人无我有,凭空就能生出妒忌来。”

 “况且,为父是国子监祭酒,世人怕是会对你的德行尤为关注,你更是要抱中守拙,不要以才学傲人于前啊!”

 李父叹了口气,“俗话常说‘不为人妒是庸才’,可纨儿,为父宁愿你隐藏才华,无灾无难。”

 “是,女儿,定仔仔细细记住父亲的话。”

 感觉父亲话语中,仿若含着些悲苦情绪,忙问:“父亲可是遇到了什么事?荣国公府可否相帮一二?”

 李父轻微摆了摆手,“还未。现在二圣临朝,局势已现乱象,为父任职国子监,与科举选士关系甚大,恐怕不能太上皇和新皇之间摇摆太久。”

 “现在时局动荡,只能处处谨慎了。”

 叹息道:“其他清流人家也跟我们家一样,根基有些不稳。到底,还是不如勋贵树大根深,亲系庞大,牵扯甚广啊!”

 “为父为你定下荣国公府的亲事,是希望有朝一日、天有不测风云的话,它也能给你一点容身之地。”

 看到她想说什么,李父视若无睹地继续说:“荣国公原起于跟随高祖皇帝南征北战。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多沐皇恩,娶的是金陵史侯家的小姐,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

 李纨:“嗯,女儿听说过。荣府是武勋起家,乃四王八公中的一公。”

 “如今国公爷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赦公袭着官,不用上朝;次子政公,自幼喜欢读书,原本要以科举出仕的。”

 “不料代善公爷临终时,遗折一上,皇上因为体恤,就让他的长子袭官了,还给了这政公一个工部主事,如今已升员外郎了。”

 李纨点头,工部员外郎,官阶属于从五品。

 “政公娶妻王氏,来自金陵望族王家,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14岁进学,今年16岁,听说正在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