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战后(一)(第2页)
1945年8月21日,芷江机场笼罩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晴空下,青天白日旗与盟军旗帜猎猎作响,见证着历史性的一刻。杨峰身着笔挺军装,站在观礼台后排,望着前方的受降会场,心中翻涌着难以名状的激动。
主会场内,何应钦上将端坐中央,神情威严而庄重。日方代表垂头丧气,鱼贯而入,与往日的嚣张跋扈判若两人。萧毅肃中将宣读受降条款时,字字铿锵,每一个音节都似重锤,砸在侵略者心头。
杨峰的目光掠过会场,看见美军代表柏德诺准将微微颔首,盟军军官们神情肃穆。这八年,多少战友倒在血泊中,如今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颅。他下意识摸了摸胸前的勋章,那是用鲜血换来的荣耀,此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周围此起彼伏的快门声中,杨峰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他深知,作为少将旅长,自己的军衔在一众大佬面前或许不值一提,但八年抗战,他和无数将士用生命扞卫的尊严,此刻正被郑重书写进历史。当受降书签署完毕,掌声雷动,杨峰挺直脊背,眼中闪着泪光——这胜利,是无数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铸就的!
芷江受降次日,杨峰匆匆求见王耀武。"司令,末将自出川抗战,八年未归......恳请准假返乡。"话未说完,王耀武已将电报重重拍在桌上:"糊涂!你的部队即将接管日军投降事务,接收敌产!这可是我特意为你争来的差事!"他压低声音,"不瞒你说,我能养活麾下将士,靠的就是饼干厂和土地。你经商的本事我最清楚,这肥差非你莫属!"
杨峰喉头一紧,只得立正敬礼。军令如山,何况战后安置伤员、整顿军备千头万绪——光是近千名伤残士兵的抚恤,就容不得半点拖延。
回营后,他即刻召来梁斌。这个油光满面的商人盯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缴获物资,哈喇子都快流出来:"杨旅长,您想要什么?"
"只要银元、金条,别拿金元券糊弄我。"
梁斌当即叫苦:"将军,这么多物资,我哪吃得下啊!"
"老梁,别装了。"杨峰挑眉,"再让你一成利润,够意思了吧?"
奸商脸上瞬间绽开笑纹:"痛快!三成定金当场交割!"话音未落,随从已搬下两个沉甸甸的木箱,箱盖掀开,金银的冷光映得满室生辉。杨峰望着这些即将化作抚恤金的财宝,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兄弟们伤有所养,安度余生。
杨峰连夜召集后勤与参谋人员,油灯下,阵亡将士的名册与伤残士兵的病历铺满长桌。"阵亡者每人50大洋抚恤,伤残的发30块。"他顿了顿,指向墙角堆成小山的缴获物资,"再从互助社调拨布匹、军靴和罐头,这些比钱更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