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爱吃炸香芋丝的姬瑶花

第487章 民生(一)(第2页)

 杨峰话语稍作停顿,目光快速扫过陈诚与罗卓英的神情。只见二人眉头舒展,眼中尽是欣喜之色。陈诚身子前倾,语气急切:“快,继续说!但说无妨!”

 杨峰挺直腰板,接着道:“卑职以为,政府手中握有日本殖民时期没收的大量土地,可将其租予平民,允许他们分期购买。政府出面提供贷款,还款期限设为三到五年,除留足自用粮食外,其余产出用以逐步还贷,最长不超过五年,如此便能调动百姓耕种的积极性。此外,对于地主手中的土地,政府应出资回购,打破土地集中局面,再将这些田地重新分配给普通民众,同样沿用三到五年的优惠政策。让百姓都能实现耕者有其田,吃饱饭了,自然会拥护政府。

 在民生建设上,当务之急是广建学校。日本殖民多年,许多人深受其思想影响,必须通过教育让他们重新亲近中华文化,重塑民族认同。同时,要严厉打击走私行为,防止重要行业被少数人垄断。如此双管齐下,既能平息民众怨气,也能重获民心。这些只是卑职的粗浅想法,还请二位长官指正。卑职初到台湾,尚未深入调研,考虑不周之处,还望长官训示。”言毕,杨峰收声,静待指示。

 陈诚猛地一拍桌案,惊得案头铜镇尺都跳了半寸高,眼中迸发的光彩几乎要穿透镜片:“好!好个‘耕者有其田,食者安其心’!尤青啊,你可真给我挖到宝了!”他三步跨到杨峰身前,枯瘦的手掌重重按在对方肩头,“这些想法与我谋划的土地改革不谋而合,却又更细致周全!”

 罗卓英抚掌大笑,广府口音里满是骄傲:“辞修兄,我早说翼之是经世之才!当年在江西,他带着百姓筑堤开渠,硬是把盐碱地变成了米粮仓!”

 “立刻拟文!”陈诚转身抓起电话,听筒在指间微微发颤,“给秘书处说,任命杨峰为台湾省高级顾问兼参知政事,主管民生改革!从今天起,他的指令视同我亲自下达!”

 杨峰惶恐起身,腰杆绷得笔直,声音发颤:“长官!卑职资历浅薄,骤担重任恐难服众,还请收回成命!”陈诚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文件簌簌作响:“非议?有本事就让他们站出来!现在黑市米价三天一涨,再死守那些虚头巴脑的规矩,全岛军民都得饿死!”他上前一步,手掌重重搭在杨峰肩头,语气缓和:“当年我在湖北推行二五减租,被骂得狗血淋头,但只要利国利民,骂名又算什么?大胆去做,有我和尤青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