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民生(四)(第2页)
刘芝华心头猛地一暖,惊喜瞬间涌了上来。她本就不是能安于清闲的人,初到美国时满心盼着杨峰来团聚,日子尚有奔头;如今团聚无望,只觉日子漫长难熬。没想到杨峰竟连这点都替她想到了,还特意托朋友为她安排——这份细致入微的体贴,让她眼眶微微发热。
她当即笑着应道:“太感谢您了,爱德华先生,我答应您的邀请。只是我若是做得不好,还请您多包涵。”
爱德华朗声笑道:“您放心,工作很简单,以杨夫人的聪慧,一定能胜任。”
就这样,第二天一早,刘芝华便到爱德华的公司上任了。孩子交给家人照看着,重新投入工作的她很快找回了往日雷厉风行的状态,原本沉闷的日子仿佛一下子被点亮,竟也不觉得那么难捱了。
邮递员将一封信递到江婉如手里,她签过字,拆开信封细细读着,忽然对着碧珠笑起来:“你看,是杨峰的信!他说在岛上一切都好,让咱们别挂念。现在被派了重任,暂时来不了香港,还特意叮嘱我照看好你们母子,还有那些故旧的家眷,你快瞧瞧。”
这话一出口,碧珠和李振北的妻子立刻围了过来,几人凑在一起把信读了又读。李振北的妻子双手合十,不住念叨:“杨长官吉人天相,没事就好,真是阿弥陀佛!”
碧珠指尖抚过杨峰熟悉的字迹,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她颤抖着把信读了两遍,才哽咽着说:“这就好,这就好……”
江婉如转头看向凑过来的宁小青、宁小红,笑着打趣:“你们两个丫头,就知道你们也惦记着。你们杨长官心里可装着你们呢,还特意嘱咐我,要给小青寻个合适的人家嫁了。”
宁小青脸“唰”地红透了,跺着脚嗔道:“大少奶奶!我才不想这么早嫁人呢!”说罢笑着跑开了,耳根却红得厉害,心里头暖烘烘的。一旁的宁小红眨着大眼睛,惋惜道:“杨长官来不了香港呀?我还想着请他吃饭呢,您发我的薪水我都攒着呢!”
江婉如笑着拍拍她的头:“那就好好攒着,总会有机会的。”
屋里一片欢声笑语,消息传到涂红霞、铁柱等人耳中,大家悬着的心也都落了地。涂红霞故意撅着嘴,佯装生气:“他居然不让我去岛上护着他,真是可恶!”话虽这么说,转身走开时,嘴角却忍不住向上扬着,藏不住的笑意早把那点“怨气”出卖了。
金秋时节,农场的稻浪翻涌如金。新稻脱粒时,老农们围在磅秤旁瞠目结舌——每亩增产竟超百斤!热气腾腾的白米饭端上桌,杨峰舀起一勺,米粒颗颗油亮,入口带着自然的清甜。郭勋祺捧着海碗,连扒三大口也顾不上配菜,含糊着赞叹:“这米,比我当年在南京吃的贡米还香!”
五百斤新米分装成箱,送往台北的官邸。蒋先生尝过一口,便将瓷碗重重搁在案上:“建丰,这杨峰是栋梁之材。”他转头望向儿子,目光灼灼,“往后要多与他结交。辞修虽忠心,可终究是你上位的绊脚石。你得有自己的班底,杨峰这样既有本事又无根基的,正是该拉拢的人。”
蒋建丰垂手肃立,神色恭谨:“父亲,扬峰住的那宅子原是日据时期总督府要员的居所,修缮一新后赠与杨峰,如今他已携眷入住。”他目光微闪,“以他的机敏,应当明白这份厚赐背后的深意。”
蒋先生摘下老花镜,指尖轻叩桌面:“做得不错。既要在生活上厚待,也要派人盯着——他平日里都与何人往来?”
“儿子已吩咐保密局暗中留意。”蒋经国上前半步,压低声音,“除了处理农场事务、与郭勋祺那几位老将商议农事,并无异常动向。他夫人远在美国,身边只有新纳的姨太太操持内宅,一切都在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