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当打之年

 御敌于外,扩大曙光城的面积,使其增加战略纵深,这些有问题嘛? 

 没问题! 

 总比曙光城以前的被动反击要好的多。?k,s·w·x*s_./o?r.g^ 

 但李仙还是暂时按下了这份发展战略书。 

 因为这份极其详尽的战略书,忽略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实力! 

 也许是曙光城发展的太顺,堪称战无不胜,给予这老头错觉。 

 又或者是对李仙有着太高的心理预期。 

 他这份发展战略书一切的前提,就是曙光城己经有实力成为所谓的区域霸主了。 

 而何为区域霸主? 

 李仙的理解是在一定区域以绝对的实力为核心点,具备压制区域内一切敌对势力的武装力量。 

 只这一点,曙光城现在就不具备。 

 更别说对资源的控制力了,资源控制不等于捡垃圾,虽然那也是一种方法,但不绝对。 

 只靠捡垃圾没前途的呀,现在的曙光城还处于吃老本的阶段。 

 只是刚刚稳定,单说粮食就还没实现自给自足的标准,蛋白质,油脂很多人己经快忘记是什么味道了。 

 还有武器防具,别说火器了,就连冷兵器都得靠手打。 

 以上是硬实力,按理说应该是曙光城的优势,但很可惜其优点在李仙眼中都不达标。′r`a?x~s_w_.¢c!o-m, 

 还有所谓的软实力,除了李仙打过几次全球广告而暴增的影响力外。 

 其地理辐射,规则制定权,意识形态的输出,文化价值观的渗透统统没有。 

 软硬实力都都够不上所谓的区域霸主。 

 在李仙眼中充其量只能算是地域性质的地头蛇。 

 只有盘踞之力,没有扩展之能。 

 收成有余,开拓不足。 

 这一点李仙很确定,李仙只是不擅长做长远的战略计划,但一旦问题同战争挂上钩。 

 哪怕只要沾上那么一点边,聪明的智商就会重新占领高地了。 

 在李仙眼中,现在的曙光城是畸形的,如果要按梯形人才划分战力。 

 其下层占比最多,中层也算勉强够用,但上层战力几乎没有,只有自己这个顶尖战力在维持。 

 可自己只有一个人,一旦全方面开战,自己除了守家,是不能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