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李奇维的雄心壮志(第2页)

 “没错,这点没什么好遮掩的,我留学的费用都是家族从华夏寄给我的。” 

 “但我认为这不是什么污点,难道做研究或者学习就得一贫如洗才对吗?” 

 “家族的帮助是我与生俱来的,只是可用的工具而已,我没有什么压力。” 

 “如果我生在普通人家,我依然可以做出今天的成就,也许会更费力一点。” 

 “我个人对于贫穷和富有,没有任何偏见,人不应该被环境束缚。” 

 巴克尔点点头,忽然又问出一个刁钻的问题: 

 “刚刚你一直在说华夏,为什么不说清国呢?” 

 “你似乎很排斥别人叫你清国人,或者你自称清国人,有什么理由吗?” 

 李奇维盯着巴克尔看了几眼,对方脸上没有任何情绪,仿佛就是单纯地好奇。 

 “历史永远是向前发展的,先进的会代替落后的,文明的会代替野蛮的,生产力高的会代替生产力低的。” 

 “你们英国不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吗?” 

 “因为工业革命的兴起,从封建走向君主立宪。”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处理的方法自然也不同。” 

 “另外,我只是一个物理学家,对于政治不感兴趣。” 

 “所以,我称华夏,就是一种习惯,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请不要联想。” 

 巴克尔悻悻一笑,他没想到李奇维看着很年轻,回答却经验老道,滴水不漏。 

 而且还反将自己一军,本质上,英国和清国确实没什么不同。 

 但是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他试探出了李奇维是拥抱文明的,而不是支持愚昧。 

 这对于接下来的各种策略,都非常有参考意义。 

 李奇维也在思考巴克尔的意图。 

 对方表面上只是《泰晤士报》的总编,但是他的身份决定了,他和英国上层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也许这个问题,就是他背后某人的指示。 

 “布鲁斯,你取得物理诺奖,想必回国后,一定会受到重用,你会如何改变你的国家。” 

 李奇维知道这篇报道肯定会传到国内,甚至会被送到满清掌权者们的手中。 

 于是,他思考后说道:“我的目标,就是仿照欧洲的模式,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大学。” 

 “教授自然科学知识,让无数的华夏人,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理念,追求更好的生活。” 

 “但华夏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有自己的璀璨文化和历史财富。” 

 “我想通过建立特色大学,让国外的留学生来了解华夏,热爱华夏。” 

 “比如我可能会建立一所瓷器大学,把科学技术和传统的华夏工艺结合起来。” 

 “潜心研究制造出更精美,或者更耐用的瓷器出来,传播华夏文化,造福世界。” 

 “并且,我还会办科技报纸和杂志,专门介绍国外的最新科学进展,让国内优秀的学者,能够有机会见识更广阔的天空。” 

 “总之,我会把毕生所学,用在科技和教育领域,提升华夏人民的整体素质!” 

 咔! 

 李奇维用力一挥的手势,正好被摄影师记录下来,当做珍贵的配图。 

 大家也被他的赤子之心感染,这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物理学家。 

 李奇维可不知道别人的想法,刚刚的一切都是他的表演。 

 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说辞。 

 他要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自己只想在科学教育领域建功立业,从而麻痹满清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