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相对论研讨会前夕与准备(第2页)
第二,是热力学三定律,大名鼎鼎的永动机,让民科最广为人知。
保守估计,民科至少已经发明了超过百种的永动机结构。
第三,就是相对论,尤其是狭义相对论,堪称民科大神最爱颠覆的理论。
至于广义相对论,由于需要过高的数学功底,民科涉足的相对较少。
爱因斯坦在信中举例的几个问题,在李奇维看来就是民科的经典思维。
其实李奇维本人对于民科并没有偏见,他反而认为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对物理学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但是他讨厌民科中的部分人,总是喜欢用概念去强行代替公式。
创造出一些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的词汇,然后一个公式没有,洋洋洒洒几万字,就说颠覆了相对论。
要知道,爱因斯坦虽然也是凭借纯粹大脑的想象,创造出狭义相对论。
但那是建立在基础扎实的数学推理上,论文逻辑严密,经得起推敲。
并不是在玩所谓的文字游戏。
至于民科中的极少数高端存在,要想反驳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们的很多思想,其实已经触摸到物理学的本质了。
有可能甚至都没办法回答,已经快要脱离科学的范畴,往哲学方向跑去了。
李奇维一直认为,错误的理论和观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掌握了正确的理论,却解释不了别人的质
疑到底错在哪里。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你还没有完全搞懂所学的理论,没有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前世作为华夏科大的物理学博士,李奇维对于狭义相对论,可以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但是,如果真的有大佬提出了角度刁钻的问题,他突然发现,自己还真不敢保证一定能解释清楚。
除非他不讲武德,直接超越时代,不过他总觉得那样有点索然无味。
所以,李奇维在看了爱因斯坦的来信后,气势一变,信心大增。
他要凭借自己的理解,去与当世的物理大佬们交锋,而不是靠先知去碾压。
为此,他这段时间,甚至开始从头学起,一点一滴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没事就去图书馆翻开这个时代的资料,了解时代的背景。
这可让星火三兄弟异常开心,总算有放松的时候了。
得益于穿越带来的大脑强化,李奇维现在哪怕没有后世经验的加持,也算的上天才那一级别。
所以,他的学习效率非常高。
整个三月,李奇维都是在忙碌中度过,还要应付各种拜访和来信。
甚至已经有期刊上开始发表论文,攻讦相对论。
在这期间,李奇维通过和爱因斯坦、汤姆逊等人商议讨论,决定将第一届相对论研讨会定在7月15日。
这个时间点,各个大学基本都已经放假,教授和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开会。
另外留出充足的时间,可以让物理学者们更加深入地研究相对论,提高研讨会的质量。
至于会议地点,索尔维老哥来信,苦苦哀求,让李奇维一定选择布鲁塞尔。
作为回报,索尔维表示会全额承担本次会议所有费用,并提供一切支持。
李奇维欣然答应,他现在穷的叮当响,可没有财力组织一场盛大的会议。
索尔维见李奇维同意后,欣喜若狂,立马就开始联系酒店,提前三个月开始准备。
自从第一届青年学者交流会成功举办,并先后出现马可尼的无线电跨洋通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震惊世界的物理成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