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光绪密旨,新任驻英大使

 就在李奇维准备自己的博士毕业事情时,他忽然收到了一份中式请柬。 

 打开一看。 

 嚯! 

 邀请人竟然是清朝新任的驻英大使,名为张德彝(读【仪】)。 

 李奇维的脑海里也浮现出这个人的信息。 

 真实历史上,张德彝也算是清末的传奇人物,作为外交官,他一生出国八次,在国外度过了27年。 

 而且每次出国,他都会写下详细的日记。 

 依次编辑为《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四述奇》直到《八述奇》,共约200万字。 

 里面详细记录了当时西方各国的文化、科技、政治、金融、教育等等。 

 堪称当时介绍西洋事物的百科全书。 

 可惜的是,他的这些著作一直没有受到什么重视,直到近百年后才被零星挖掘出来,整理成册。 

 他还翻译了“电报”、“自行车”、“螺丝”等科技词语。 

 还向国内介绍了蒸汽机、升降机、切割机、巧克力等,是真正了解西方现代科技文明的晚清官员。 

 他曾任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深受光绪的信任。 

 因为出身卑微的关系,他在官场上从不争权夺利,而是一心扑在外交事业上,属于各方势力中间的平衡人物。 

 所以,当罗福玉期满被调回国内后,清廷派了张德彝这个职业外交官,当任英国大使。 

 果然只有能力强,才可以独善其身。 

 张德彝外语极好,能与欧洲各国无障碍沟通,为人也比较随和淡然,谦谦君子。 

 有人向他请教英语,他笑而不答,认为自己只懂英语,属于不学无术之流。 

 面对这样一个人,李奇维还是很有兴趣见见的。 

 对方属于这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对西方有很深了解的国内人才了。 

 ----------------- 

 七天后,李奇维准时应邀,来到了清朝驻英大使馆处。 

 这是他第二次来了,一时还有点感慨。 

 他以后要是在英国待个十年,不知道能熬走多少任大使... 

 这时,一道爽朗的声音响起,“这位就是奇维贤侄吧,快快请进。” 

 李奇维抬头看去,一个50多岁的老头,中气十足,面色红润,眉宇间能隐约看到年轻时的俊秀。 

 他就是受赏二品官衔的新任驻英大使,张德彝。 

 “早就听闻奇维你天纵奇才,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器宇轩昂,龙行虎步,真乃我大清之人杰也。” 

 李奇维微笑道:“大使谬赞了。” 

 “感谢大使盛情相邀,在下受宠若惊。” 

 随后,张德彝就拉着李奇维进入使馆正厅,让侍从泡好茶水,房间内只留下他二人。 

 张德彝看着眼前的李奇维,心中感慨,对方比传闻和想象中还要年轻。 

 如此年纪,就能取得惊天动地的事业,称得上一句稀世奇才了。 

 他首先问了李奇维一些简单问题,拉近两人的关系。 

 李奇维对他也挺有好感,此人和罗福玉截然不同,没有那种野心、官味,让人不适。 

 这与对方的性格有关系,当然也有可能是张德彝自觉升迁无望,故而表现的率性洒脱。 

 人都是复杂的,来到这个时代,李奇维从来不会把周围的人当成npC。 

 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诉求,是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