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只要你开口,给你一个管学副大臣(第3页)

 他也不担心英国从中作梗,不怀好意,密谋着什么。 

 一切都要以实力说话。 

 这个管学副大臣,非常符合李奇维的要求。 

 既游离于朝堂权力之外,不遭人嫉妒,又能让他合理合法地推动教育改革。 

 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职位。 

 本来他还担心,自己回到国内,擅自办大学,会不会受到清廷的威胁。 

 现在来看,自己是多想了。 

 只要你愿意出钱出力,清朝才懒得管你,只要不公开宣扬某些思想就好。 

 而且他怀疑张百熙恐怕很乐意自己做他的副手,然后他本人当甩手掌柜。 

 毕竟,教育领域不容易出成绩,不好升官。 

 甚至干的太好了,反而惹得慈禧不喜,那就欲哭无泪了。 

 现在的大清,做官之道只有一句话,舔好慈禧,其他一切都是虚的。 

 突然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李奇维,难得开起了玩笑,他问张德彝:“张大使,这个管学副大臣是多大的官啊?” 

 张德彝还以为李奇维被说动了,心道年轻人果然沉不住气。 

 任凭你西洋知识再多,哪怕能获得物理诺奖,但是论为官之道,依旧只是个雏儿。 

 同时,他还感叹光绪的手段老辣,几句话就把李奇维收为己用。 

 “陛下才是真正的天纵英才啊。” 

 “李奇维的物理知识只是小道尔,陛下的用人手段和胸怀才是大道啊。” 

 自己在心里拍了一通皇帝的马屁后,张德彝笑道:“如今新政初立,职位草设,和以前大不相同。” 

 “很多职位无法用以前的等级划分。” 

 “但管学副大臣,位卑权重,若要对比,恐怕至少是个员外郎级别的。” 

 “奇维贤侄,你可千万不要看低了这个职位啊。” 

 “以你如今的年龄,已然是皇上圣恩,超擢提拔了。” 

 李奇维假意笑了笑,心中了然。 

 说白了,这个新政,只是慈禧和众多势力妥协的结果。 

 恐怕从上到下,都没有多少人真正在意它能干什么。 

 说不定哪天就被取消了。 

 如今清朝的正统决策机构还是军机处、内阁,下面行政机构则是六部。 

 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这是一部之内的等级。 

 真实历史上,清朝在1905年设立了学部,专管全国学堂事务,等级与六部平齐。 

 设学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两人,负责管理学部工作。 

 学部之下,则设立5司12科。 

 所谓的管学大臣,大概就是学部下属的改革司的正职长官。 

 类比其他各部,应该就是郎中级别。 

 而管学副大臣作为副职,自然就是员外郎级别。 

 各科长官则是主事级别。 

 如今李奇维只要回到国内,就能从一介草民,直升从五品的员外郎。 

 这在张德彝看来,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至于李奇维本身的英国爵士身份,则自然被他们忽略了。

 清朝的统治者全部都是鸵鸟心态。 

 你李奇维虽然是英国的爵士,我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动你,但也绝对不会承认你。 

 李奇维笑了笑,他反正也不在乎官职大小。 

 他现在有点期待回国后的生活了。 

 到时候,看他如何以小小的管学副大臣,搅动大清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