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星火三人组毕业,未来可期!(第2页)

 为此凯斯教授上课时,经常把这个事例挂在嘴边,告诫他的学生: 

 “永远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物理学的真理往往就隐藏在最简单的现象中。” 

 “想当年,我...” 

 说的多了,就让学生们很无语。 

 小年轻们经常私下里说凯斯教授能力不行,就喜欢给别人灌鸡汤。 

 今天,当凯斯教授看到了夏元瑮的论文后,他又想到了那个下午,那束光。 

 于是,夏元瑮就惨了。 

 凯斯教授仿佛打了兴奋剂一样,一连问出了好几个问题。 

 全都是针对论文里模糊不清的地方,或者是实验步骤,或者是计算公式。 

 而且这些问题都一针见血,不仅需要答辩者本身的知识积累足够,还需要能够发散思维。 

 如果你只是单纯做了实验,机械地记录数据,没有分析,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么基本回答不出这些问题。 

 它需要答辩者对自己的研究,从头到尾有系统级的视角和广度。 

 当然就算回答不出,也不代表不能毕业。 

 毕竟只要实验是自己做的,论文是自己写的,那么毕业就不会有问题。 

 但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只要是个正常的年轻人,就没人能忍受回答不出问题的屈辱。 

 一个还好,要是接连几个都答不上来,那么只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夏元瑮被问的口干舌燥,他的大脑疯狂运转,一行行推导过程在眼中飞快闪现。 

 从开题的原因,到中间实验出现过那些问题,他是如何发现并分析的。 

 最后到结果的推导,以及论文的创新性等等,内容非常全面,

 幸好他准备的很充分,而且经过了李奇维的提前指点,这才勉勉强强回答完凯斯教授的问题。 

 后者满意地点点头,在纸上写下了优秀的评语。 

 显然,如果这些问题对方回答不出,那么凯斯教授就会只给一个合格的评价。 

 甚至更简单的也回答不出,那只能不予通过。 

 短短十几分钟的提问,在夏元瑮眼里却仿佛一个有世纪那么漫长。 

 他现在终于体会到李奇维的良苦用心了。 

 毕业答辩是对自己成果的一次总结。 

 如果评审老师的问题,基本都回答不上来,说明你的学习还停留在表面。 

 没有对自己的研究深入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这一次的答辩经历,也深深影响着夏元瑮未来的教学风格。 

 多年之后,很多从夏元瑮手下答辩毕业的学生,都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领军者,德高望重。 

 但是当他们有机会聚在一起后,都会像小孩子一样,兴致勃勃地比赛某一样成绩: 

 毕业答辩时,坚持了夏教授几个问题。 

 “我只坚持了3个问题。” 

 “那你不行,太菜了。” 

 “胡说,我那一届我是回答问题最多的。” 

 “我坚持了6个问题。” 

 “牛逼!失敬失敬,敢问大佬目前在哪高就。” 

 “过奖过奖,本人暂时忝为奇维理工的一级教授。” 

 “哇!” 

 “我坚持了9个问题。” 

 “巨佬!请收下我的膝盖,您至少是个院士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