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见帝不跪(第2页)

 今年33岁的光绪,此时穿的是便服,就像一个邻家大哥一样,眼神中带着欣喜。 

 李奇维有点怀疑,光绪长期被压抑,被幽禁,可能精神状态不太正常。 

 小太监见李奇维愣在那里,也不跪下磕头叩拜,于是尖声喝道:“大胆,见到陛下,为何不跪!” 

 李奇维笑了,他终究要面对这一刻。 

 自皇帝这个职位诞生以来,一直都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存在。 

 万人之上,代天牧民。 

 凡人见到天子,那必须跪到尘埃里。 

 虽然有些朝代,皇帝和大臣们相处的和朋友们一样,但清朝不同。 

 这个华夏有史以来最封建的王朝,它的规矩格外森严。 

 然而,康雍乾三朝积累的帝王之气,在最近几十年,被打的粉碎。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不把清朝皇帝放在眼里了。 

 李奇维就是其中一员。 

 “我是英国国王亲自册封的爵士,可以不向大清皇帝行跪拜礼。” 

 “何罪之有?” 

 说完,李奇维罕见地拿出了自己的爵士封授状,以证身份。 

 这一下,立刻就把小太监堵的哑口无言。 

 因为关于跪拜这件事,英国还真跟清朝争执过。 

 1792年,英国政府派出了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访问清朝,企图在清朝做生意。 

 结果双方因为觐见礼节问题,发生了激烈争吵。 

 马戛尔尼认为,英国和清朝是两个独立的国家,英国不是清朝的附属国,所以不需要向清朝皇帝跪拜。 

 但乾隆听后十分震怒,说你们这帮外夷若是诚心恭顺,朕必加以恩待;若是妄自尊大,那就回你们的英国去吧。 

 最后还是和珅出面,想了一个折中方案,让马戛尔尼单膝下跪,以见英王之礼觐见清朝皇帝。 

 马戛尔尼为了英国开拓市场,只能忍气吞声,照做不误。 

 马戛尔尼回国后,立刻开骂,他公开宣称: 

 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 

 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帮幸运而能干的军官们在支撑。 

 而清朝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它的体积和外表。 

 一旦一个没有才华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他还说: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很想凌驾各国,但目光极为短浅,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 

 但无论马戛尔尼如何不满,英国对清朝还是无可奈何,鞭长莫及。 

 1816年,英国再次派出阿美士德率使团访问清朝,此时清朝的皇帝是嘉庆。 

 结果双方又一次没有谈拢,嘉庆和他老爹一样,要求必须跪拜。 

 咋滴,你跪我爹,不跪我,是不是看不起我。 

 这一次更惨,阿美士德就是不从,最后连嘉庆的面都没有见到。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英国因为工业革命,国力暴涨后,立马不远万里,暴揍清朝一顿。 

 揍完不满意,因为清朝开放的口岸太少了,于是又揍几顿,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如今的英国公使,见到光绪和慈禧,再也不用下跪了,而对方也没什么意见。 

 而且为了表示蔑视,英国在清国的最高外交人员就是公使,而不是大使。 

 因为英国觉得清朝体量虽然大,但本质是小国,不配和自己同级,于是只派公使。 

 清朝在英国却派出的是大使。 

 大使、公使、参赞... 

 外交人员的等级,代表的也是国家的脸面。 

 所以,当李奇维拿出他英国爵士的证明后,小太监傻眼了,不敢强迫李奇维跪了。 

 万一再弄出个什么外交事故,他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严格的国籍制度啥的。 

 李奇维一个清国人,却拿了英国的爵士,到底怎么算,谁也说不清楚。 

 这一下,场面尴尬住了。 

 最后还是光绪主动开口,化解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