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李奇维太可怕了,他的学生都是教授了(第2页)

 在国内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如果从事大学教育,可以给助教的头衔。 

 而如果是海外知名大学的本科生,则可以考虑直接给讲师的头衔。 

 如果是海外知名大学的博士生,则需要经过考核,若考核合格,就会授予副教授的头衔。 

 至于教授头衔,那就非常严格了,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国内的大学教师经过层层选拔和升级,最后获得教授头衔。 

 还有一种是国外的教授或者副教授来本国任职,授予教授头衔。 

 而且,李奇维以国外大学多是私立为由,建议将国内的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纳入同等地位。 

 即两者的职称是互相认可的。 

 所以,何育杰、夏元瑮、徐启泰三人,以剑桥大学本科生的身份,竟然直接成为了国内的教授,可见李奇维对他们三人的恩宠。 

 这也得益于现在一切都是草创,要是再过十几二十年,即使那时李奇维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他也不能这样做,不然就是带头破坏规矩,失去公信力了。 

 正如李奇维说的那样,这个教授头衔可不是他自封的,而是受到了清朝的官方认可。 

 说来可笑,目前的清朝还没有专门的官方教育主管部门。 

 计划中的学部暂时还没有正式成立,因为成立学部的前提,就是废除科举。 

 而今年7月就要举行最后一届科举的会试和殿试了,朝廷总得给那些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学子们一个交代吧。 

 如果现在就成立学部,那些人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李奇维猜测,自己应该是改变不了学部成立的时间了,估计还是得等到1905年。 

 所以,目前而言,皇帝、太后、督办政务处、管学大臣、吏部,按照原则来说,他们都能对教育领域发表意见。 

 最后,还是慈禧下旨,命督办政务处负责此事。 

 反正在慈禧眼里,什么教授副教授的,又不是官,只是一群工匠自娱自乐而已。 

 而督办政务处的那些大佬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在他们看来,教授可能连举人都比不上,又不能直接当官,光有头衔顶个屁用。 

 于是,大笔一挥,就同意了李奇维的方案。 

 当然,他们也是考虑了李奇维帝师的身份,做一个顺水人情。 

 要是李奇维的学生身份太低,那怎么能配的上帝师的名号,皇帝不要面子啊。 

 于是连李奇维在内,何育杰、夏元瑮、徐启泰、周子余五人皆成为了教授。 

 本来李奇维的名单中还有李三、王路遥、宋香岚,不过没有被同意。 

 看来那群大佬也不是傻子,对李奇维了解的一清二楚。 

 因此,在国内,李奇维他们的教授头衔可谓是官方认可,含金量十足。 

 至于国际上其他的国家承不承认,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你的国家强大了,你的教授头衔自然就被承认;你要是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小国,哪怕皇帝亲封都没用。 

 目前来看,清国即便不是一流国家,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弱。 

 因此,李奇维等人的教授头衔还是有点份量的,至少和樱花国对比,那是不虚的,大哥不要笑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