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区别

 当李奇维介绍完他学生是教授的身份后,在樱花国的代表团内引起极大震动。 

 尤其是那些跟着老师来的学生,更是被刺激的双眼通红,恨不得立马拜在李奇维门下,说不定也能当教授。 

 不过,他们也只能想想了。 

 但是代表团中有一个人却没有在意这件事,他更关心的是李奇维提到的私立大学。 

 于是,他看房间内逐渐平静,没人出声后,便开口说道: 

 “尊敬的李奇维阁下,你好,我是樱花国早稻田大学理学部的竹内昌治。” 

 “本人暂时忝为理学部的教授。” 

 “刚才听闻你说,你创办了一所私立大学,我非常感兴趣。” 

 “因为我所在的早稻田大学也是私立大学。” 

 “可是,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们更愿意选择上公立大学,而不是私立大学。” 

 “这也导致早稻田大学的生源非常少。” 

 “请问你在建立私立大学时,有遇到这些问题吗,是如何解决呢?” 

 说完,竹内昌治恭敬地点头致意,显然他是诚心求教,而不是故意找茬。 

 李奇维听完后,也是非常感慨,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他对樱花国的教育改革也有所了解。 

 真实历史上,樱花国从明治维新开始,一直到后续的几十年,先后成立了9所用“帝国”命名的大学。 

 代表着这些大学都是为帝国效力,属于国家培养的预备人才。 

 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就是其中已经建成的两所。 

 这也是野上慎介那么嚣张的原因,考上这些大学就意味着前途无量。 

 后来由于樱花国战败,所以取消了大学中的“帝国”二字,就变成了后来的东京大学、京都大学。 

 这两所大学由于是举国之力打造,因此在樱花国内教育领域内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后世统计,东京大学一共诞生了16位樱花国首相和8位诺奖得主,而京都大学则诞生了11位诺奖得主。 

 由此可见,这两所大学的实力雄厚。 

 无数平民子弟都希望考入其中,逆天改命,鱼跃龙门,成为国内的人上人。 

 当然,仅有两所大学是满足不了国内巨大的教育需求。 

 樱花国的教育基本是照抄欧美,所以在国内也是允许私人办大学的。 

 早稻田大学就是由樱花国前首相大隈重信,在1882年创立,是一所综合性大学。 

 在历史上这也是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学。 

 爱因斯坦曾在1922年访问早稻田大学,并发表露天演讲。 

 该校的知名校友有村上春树、羽生结弦、福原爱等。 

 华夏国内也有几个非常知名的人物,曾在早稻田大学留学过。 

 至于自然科学领域就比较一般了,和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完全没有可比性。 

 如今,早稻田大学也算是初创,虽然是由前首相创办,但是毕竟不是官方大学,因此知名度较差。 

 最重要的一点是,毕业后不能直接被国家重用。 

 不像东京大学等,出来就是国家抢着要的人才,以后甚至还能当官。 

 因此,就出现了竹内昌治提出的那个问题,早稻田大学的生源比较少。 

 学校也没法给出特别的优惠,去吸引更多的学生。 

 这就会产生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对学校的发展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