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王者归来!(第3页)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惊天动地的存在,却谦虚地鼓励自己,甚至让自己挑战他。 

 玻尔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可以说,是布鲁斯把他引入了物理的世界,让他知道原来世界是如此美妙神奇。 

 玻尔没有胆怯,他在理解了李奇维的地位后,反而更加斗志昂扬。 

 那个挑战他一直记在心里。 

 最近一段时间,玻尔总是废寝忘食地研究李奇维的行星模型。 

 直觉告诉他,这个理论有一些问题,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 

 然而,他却提不出更好的解决方式。 

 为此,玻尔准备赴英国留学,去卡文迪许实验室,申请成为汤姆逊教授的博士生。 

 因为丹麦的物理学与英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而如今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在物理学就是圣地一般的存在。 

 两个物理诺奖,一个化学诺奖。 

 这是何等恐怖的荣誉。 

 汤姆逊教授也成为自身是诺奖得主,教出的两个学生也是诺奖得主的唯一例子。 

 这在物理学界成为一桩美谈。 

 无数年轻的物理专业学生,都想拜入他的门下,希望将来也能得诺奖。 

 如今诺奖在物理学领域的霸主地位,已经彻底确定,和牛逼画上了等号。 

 然而汤姆逊教授的招生标准非常严格。 

 大多数人仅仅被问了一个问题,就收到了“你很不错,但不适合卡文迪许”的招牌劝退语。 

 但是玻尔对自己有强烈的自信,他一定能成为汤姆逊的学生。 

 真实历史上,汤姆逊觉得玻尔资质平平,于是拒绝了他,把他转手介绍给了卢瑟福。 

 大佬也经常有看走眼的时候。 

 ----------------- 

 于此同时,老一辈的伦琴、洛伦兹、普朗克等人,年轻一辈的居里夫人、密立根、郎之万、劳厄、玻恩等人,全都在翘首以盼。 

 他们都是李奇维的熟人,亲身经历过那个传奇时期。 

 他们很可惜李奇维浪费了6年时间,恐怕广义相对论的十年之约也完不成了。 

 但是只要对方回来了,那么以他的惊才绝艳,一定能再次掀起物理学界的波澜。 

 而成长起来的劳厄等人,虽然依然对李奇维有着尊敬,但更多的还是一较高下的雄心壮志。 

 在那些年轻一辈中,又有几个新人崭露头角。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22岁的博士生,薛定谔,对李奇维产生了无限好奇。 

 “量子论真的很有意思。” 

 19岁的劳伦斯·布拉格,去年本科毕业获得数学学士学位。 

 今年他随父亲来到了英国,准备和玻尔一样,考上汤姆逊教授的研究生。 

 而那些更年轻的新生代们,此刻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年。 

 17岁的德布罗意将在今年年中,从中学毕业,然后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文学。 

 9岁的泡利、8岁的海森堡、7岁的狄拉克,现在还是小屁孩,不知等待他们的命运将是什么。 

 ----------------- 

 李奇维还未真正到来,物理学界就已经开始风起云涌。 

 所有人都想知道,那个曾经震动物理学界的旷世奇才,会有什么故事。 

 他归来后,是江郎才尽泯然众人,还是厚积薄发登峰造极。 

 但无论怎么说,布鲁斯的返回,都称得上一句: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