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超导被质疑?李奇维出手!(第2页)
能斯特作为参加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大佬,在热力学领域,他甚至比李奇维还要权威。
一个小小的电阻测量,有了他的保证,那实验结果必然不会出现问题。
虽然有物理学家提出了质疑,认为可能是电阻太小,测不出来。
但是能斯特回答道:“我实验室的电阻仪可以测量到10^-15这个数量级。”
“这种数量级,我认为和零已经没有区别了。”
“当然,也许在未来,还有更先进的电阻仪。”
“但是我认为,它依然测量不出超导体的电阻。”
真实历史上,即便在李奇维那个时代,关于超导的电阻到底是严格为零,还是无限趋近于零,一直没有定论。
有物理学家做过实验,让电流在超导体里不停运行。
电流学习了...啊不...运行了两年半后,依然没有丝毫的减弱迹象。
根据最精确的数据,超导体的电阻小于10^-21这个数量级。
这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程度了,和零也没有多大区别。
当然,这里面存在一个循环论证的问题。
不过,这一切都不影响超导的实际应用和伟大意义。
能斯特的
论文,就好像一个定心丸,让钱五师三人,舒了一口气。
李奇维却淡定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让钱五师等人无比羡慕。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教授的那份心境,波澜不惊。”
玻尔等人羡鸡紫。
这一下,钱五师三人就达到博士毕业要求了。
简直羡煞旁人。
这时,李奇维说道:“五师、湖州、怀宁,你们不要因为发现超导现象,就觉得能放松了。”
“这里面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解决。”
“你们可以发散去想想,既然电阻为零,说明电流的作用发生了改变。”
“电和磁又是一体的,磁感应强度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研究方向。”
真实历史上,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重要性质:
当金属处于超导状态时,它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这意味着,磁场完全无法通过超导体。
超导体具有100%的抗磁性。
物理学家将超导体完全抗磁的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
后世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超导体,就是看它是否同时满足零电阻和迈斯纳效应。
单独的零电阻导体并不能称为超导体!
不过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研究到这一步。
钱五师等人激动地看着李奇维,导师又给他们新方向了。
跟着这样的导师,做实验也有干劲了。
这时,李奇维补充道:
“这些天,我也在从理论上研究超导的机理,和预测它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会以短评的形式发表,到时候超导研究就是我们国王学派的一大特色了。”
几人听了无不兴奋。
这相当于他们开辟了一个领域,就和伦琴教授发现x射线一样。
以后不管谁在超导方面做出其它成就,都离不开他们的功劳。
1910年9月10日,李奇维在《自然》发表署名文章。
他首先解释了超导的机理。
“我认为超导现象,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荷兰的范德华教授,曾提出过分子与分子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范德华力)
“但我认为,原子与原子之间,也存在这种相似的作用力。”
“这种力使得原子不会分散开来,而是把原子聚集在一起,保持固定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