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给美国挖个大坑(第2页)
从而美国的纯科学就会越来越孱弱。
罗兰教授的演讲振聋发聩,让所有人认识到纯科学的重要性。
没有科学本身,就不会有应用科学。
当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美国的精英们已经开始重视并付诸行动。
内部对于纯科学和应用科学划分很清楚。
而且迈克尔逊还以大魄力打破双方的隔阂。
让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增强美国物理学的整体实力。
可以说,现在的美国科学界,已经不是罗兰那个时候的样子了。
爱迪生坐在这里就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每个人心中怎么想,会不会有什么傲慢与偏见,那就不得而知了。
今天李奇维突然重提罗兰教授的演讲,让众人又想起了那段激情岁月。
但是爱迪生的心情就非常不美丽了。
相当于李奇维当众贬低他,关键他还没办法反驳,因为那是罗兰说的,不是李奇维说的。
李奇维当然是故意的,他答应了特斯拉,自然不能食言。
他就是要向所有人展示,他永远为自己人撑腰的形象。
而且爱迪生的傲慢表现让他很不爽。
好久没有打反派的脸了,李奇维有点手痒了。
这时,他接着说道:“但是各位,不要高兴的太早了。”
“电灯不是科学,但你们研究和教学量子论、x射线、放射性,难道那就是科学了吗?”
“我看未必。”
哗!
这一下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
刚刚不少人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做的是纯科学的研究,还想看爱迪生的笑话。
结果现在李奇维当头一棒,把他们砸的晕头转向。
咋滴,我研究万有引力,咋就不是科学了。
“物理诺奖从1901年颁发以来,目前为止已经是第十届了,却只有迈克尔逊教授一个美国人获奖。”
“而化学诺奖和生理学及医学诺奖,更是一个美国人也没有。”
“这足以说明了某些问题。”
“罗兰教授之后,美国自以为重视了纯科学或者说学术科学的研究。”
“但是,你们却从来没有思考过,到底什么才是纯科学。”
“缩小点范围,什么样的研究才称得上物理学?”
嗡!
台下响起了众人的窃窃私语声。
显然大家开始理解李奇维的意思了。
“今天这个时代,你从任意一所大学里,挑出学习最好的那个学生。”
“我可以肯定地说,他对力学定律的研究一定比牛顿的还要好。”
“做题目比牛顿还要快。”
“但是这个学生,能和牛顿一样,被称为物理学家吗?”
“显然不能!”
“按照现在流传的物理学家划分,只有对现有理论框架下的某个细节问题,做出证明或者突破的人,才算的上真正的物理学家。”(第115章)
“而且还只是普通物理学家。”
“离牛顿还有无数的距离。”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学生和牛顿的本质差距到底是什么呢?”
台下的众人此刻面露羞愧,其实他们知道是李奇维故意给面子了。
因为这个学生,其实就是代表在座的他们这些人。
“我认为本质是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一个简单但深刻的物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