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未来的“诺奖得主幼儿园”园长!

 随着距离第二届量子论会议越来越近,物理学界也逐渐风起云涌。 

 不少物理学家借助玻尔模型,解释了很多以前搞不清楚的现象。 

 玻尔模型越来越深入人心。 

 但是质疑者也在磨刀霍霍。 

 如果能在大会上,指出玻尔模型的错误,那简直立刻就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了。 

 这可是物理学最顶级的会议,参加人数恐怕要超过500人了。 

 一旦出名,就能快速传遍整个世界。 

 所以,最近发表的论文,尤其是关于量子论的特别多。 

 导致《自然》期刊已经完全忙不过来了。 

 不过,李奇维这次可没有时间帮助洛克耶了。 

 因为他要听取克里斯三人组的工作汇报。 

 天可怜见,这三人总算搞出像模像样的成果了。 

 小组组会上,李奇维带着他的七个葫芦娃,还有一个年轻人,正在会议室内开会。 

 会议开始之前,李奇维笑道:“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成员。” 

 “他叫哈勃,来自美国,想必你们肯定都知道他的名字。” 

 “不过,哈勃不是我的博士生。” 

 “他是迈克尔逊教授派来的交换生。” 

 “将在我这里学习一到两年。” 

 “希望你们可以好好相处,多多交流。” 

 随后哈勃简短介绍了下自己,然后就安静地坐下等候会议开始。 

 这时,格里高利作为代表走上前,介绍他和克里斯、于隐的最新发现。 

 “各位,介绍我们小组的成果前,我先介绍一下研究背景,方便大家了解内容。”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教授在1896年发现,如果将原子的发射光谱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那么谱线会发生分裂且一分为三。” 

 “这种现象被称为塞曼效应。” 

 “后来,塞曼教授又猜测,既然原子发射光谱在磁场中会分裂,那么在电场中会不会也有这种现象。” 

 “于是,他做了同样的实验,但是没有观察到分裂现象。” 

 “接下来,又相继有不少物理学家都进行尝试,但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 

 “后来,德国物理学家福格特通过理论计算,认为哪怕电场强度达到300v\/cm,也依然不会看到分裂现象。” 

 “所以,当时的物理学家们都认为,电场对原子发射光谱的影响很小,难以观察。” 

 “对于它的研究就很少了,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重要的成果。” 

 “而我们小组的研究课题,就是原子光谱在强电场中的作用。” 

 “我们和布鲁斯教授讨论了很多次。” 

 “他认为福格特的理论是错误的。” 

 “光谱在电场中之所以没有分裂,是因为电场还不够强。” 

 说到这里,格里高利朝钱五师看了一眼,笑着说道: 

 “这就和钱五师的超导一样,不是没有现象,而是温度不够低。” 

 “同理,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电压不够高。” 

 “于是,我们不停地提高电场强度。” 

 “然后改进了实验的观察方法,用光谱仪在平行于电场的方向进行观察。” 

 “我们终于看到了分裂现象!” 

 “经过多次的实验重复,我们可以确定原子发射光谱在电场中也会分裂。” 

 “而且单一的谱线也是一分为三。” 

 “这是一个和塞曼效应同等的新物理现象。” 

 格里高利语气激动。 

 因为塞曼效应可是得了第二届的物理诺奖啊。 

 那他们这个“电场效应”岂不是也很有机会获得诺奖。 

 格里高利从来没像今天这么兴奋。 

 李奇维听完汇报后,带头鼓起掌,很快其他人都跟着鼓掌。 

 “格里高利、克里斯、于隐,你们三人很不错。” 

 “这个结果我非常满意。” 

 “另外,弱磁场的实验进行的怎么样?” 

 格里高利顿时冷静下来,说道:“目前还没有进展。” 

 李奇维点点头,说道:“这个实验可能会比较难,你们可以从氢原子入手。” 

 真实历史上,物理学家发现,在弱磁场下,氢原子的单根谱线不再是分裂成3条,而是4条,5条,很反常。 

 所以这个现象叫【反常塞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