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第一个质疑!巴尔末系的精细结构!(连续7天日8,求订阅!)(第3页)

 “要不,我试试精细地去测量一下。” 

 “于是我改进完成了更精密的光谱仪。” 

 “结果,就发现了图上的现象。” 

 “但是在当时,这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我甚至都没有把这个结果发表论文。” 

 “只是和几位好友在闲聊时,谈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 

 “不过显然大家都没什么兴致,认为它可能就是仪器误差造成的。” 

 “其实还是一条谱线。” 

 “我自己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因为当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然而,二十多年后,当我看到玻尔模型时,尘封的记忆又复苏了。” 

 这时,迈克尔逊忽然提高了声音,朗声道:“按照玻尔模型的预测,谱线肯定是单条的。” 

 “因为它的波长是由能级差计算出来的。” 

 “所以理论上而言,巴尔末系的四条谱线,每一条都是单独的一条线。” 

 “然而,事实却是,现在是两条线。” 

 “为了保证准确性,我前段时间又重复了这个实验。” 

 “大家请看。” 

 迈克尔逊又放了几张数据图,这些都是他前几个月做出来的。 

 每一次实验结果都显示,巴尔末系的每条谱线其实都是由两条线组成。 

 “所以,我认为,这是玻尔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 

 “换句话说,这个模型有问题。” 

 他转头看向玻尔,笑着问道:“玻尔,你认为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轰! 

 这一刻,会场彻底沸腾。 

 果然不愧是诺奖大佬,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力。 

 这个问题也太致命了。 

 本来成就了玻尔的巴尔末系,现在却突然变成了难缠的问题。 

 物理世界简直是太奇妙了。 

 “这就是顶级物理学家的实力吗?迈克尔逊教授的实验也太牛逼了。” 

 “上帝啊,我终于体会到精确性对于物理的重要性了。” 

 “这种魔鬼般的细节,竟然都会被注意到。” 

 “要是换做我,恐怕早都把它当成误差,扔进垃圾堆了。” 

 台下的钱五师感触最深。 

 迈克尔逊的实验让他想到了自己的超导。 

 要是没有导师的强力介入,恐怕他就错过了这个伟大的发现。 

 精确、极限,这是物理学家需要的态度。 

 玻尔在看到迈克尔逊的图不久,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现在对方的提问,对他而言简直是致命一击。 

 没办法解释! 

 玻尔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谱线不是单独一条,而会是两条。 

 这简直不可思议。 

 “怎么会这样?” 

 “巴尔末系竟然还有这种结构,怎么会是两条线呢?” 

 一时间,玻尔有点慌了。 

 他完全想不明白。 

 这和他的理论是明显冲突的。 

 但是迈克尔逊教授的实验又不可能出错。 

 对方既然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展示,就不怕大家去重复实验。 

 这说明事实一定就是如此。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还是非常简单的,以如今的技术,基本正常的实验室都能做出来。 

 玻尔艰难地开口,“这...这...容我好好想一想。” 

 哗! 

 台下瞬间爆炸了。 

 今天的会议实在太刺激了。 

 上来就是王炸,直接把玻尔干懵逼了。 

 这就是诺奖大佬的实力吗? 

 果然恐怖如斯! 

 不少人甚至看向玻尔有了一丝同情。 

 面对这个极度犀利的问题,对方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可是当着几百人,数十位大佬的现场啊。 

 前排的大佬们,也是微微皱眉,他们也想不明白。 

 不过普朗克、洛伦兹等老一辈物理学家,逐渐想起了巴尔末系的这个现象。 

 它确实是存在的! 

 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玻尔急的额头渗出了细汗。 

 忽然,他又想到了布鲁斯教授的教诲。 

 要学会放平心态,没有理论是完美无缺的。 

 有问题不可怕,去解决就好。 

 解决不了,那就留着让别人解决。 

 玻尔朝李奇维看去。 

 只见对方淡定地看着迈克尔逊的数据,嘴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这一刻,玻尔忽然觉得自己的心安定下来了。 

 李奇维那雄伟的身影,深深地印刻在玻尔的脑海里。 

 玻尔觉得,此刻的导师就是守护他的擎天巨人。 

 哪怕天塌下来了,对方也会把天扛住。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 

 玻尔深吸一口气。 

 “导师在此,我何惧之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