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神之再出手!轨道方向量子化!(日8第9天,求订阅!)

 洛伦兹显然有备而来。 

 塞曼效应和gky效应,是光谱学中非常重要的现象。 

 若是解决不了这两个效应,玻尔模型就永远不能宣称终结光谱学。 

 轨道数量量子化,解释了巴尔末系的四条分立谱线。 

 轨道形状量子化,解释了巴尔末系单条谱线一分为二的精细结构。 

 而现在,所有人都知道,需要再加一个量子数,才能解释单条谱线一分为三的现象。 

 但,它会是什么呢? 

 在场的人全都不知道。 

 而李奇维就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或许他们今天就要见证,玻尔模型从刚发表时的稚嫩,一步步成长为逻辑自恰的巅峰理论。 

 正应了这场会议的主题:量子之巅。 

 在所有人的注视和呼吸急促下,李奇维终于开口了。 

 “看来大家的想法和我差不多。” 

 “确实需要再加一个量子数。” 

 “但是加什么呢?” 

 “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 

 “原子的内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电磁场环境。” 

 “而电子本身绕原子核旋转运动时,会产生磁矩。” 

 “磁矩大家应该都知道,就类似于力学里的力矩概念。” 

 “那么电子产生的磁矩,受到电磁场的作用,会发生什么现象?” 

 哗! 

 玻尔恍然大悟。 

 前排的诸多大佬也是眉头一松,甚至还有激动地拍大腿的。 

 当然,大部分人还是一脸懵逼的。 

 李奇维笑着说道:“看来不少人已经想出来了。” 

 “没错,磁矩和电磁场作用,电子轨道的方向会发生偏转。” 

 “以前电子的轨道都是平的,现在发生偏转后,就与原来的轨道有了夹角,形成一个新的轨道。” 

 “这个偏转后的新轨道,能级也和原来不同。” 

 “所以电子跃迁有了更多的选择。” 

 “想象一个三维坐标系。” 

 “原本的椭圆轨道是在xy平面上。” 

 “现在轨道方向发生变化后,可能就变成与xz平面平行了,或者与yz平面平行。” 

 “这样,就有三种不同的能级差,所以发射出三种不同的波长的电磁波。” 

 “如此,就可以解释谱线一分为三的现象了。” 

 “当然,根据实验结果来看,谱线的分裂并不是无限的。” 

 “这代表电子可选的方向个数也不是无限的。” 

 “所以,电子的轨道取向也是量子化的。” 

 “塞曼效应和gky效应恰好就是方向量子化的最好证明。” 

 “因此,我认为第三个量子数就是轨道方向量子数。” 

 “由于它是和电子的磁矩(ic moment)有关。” 

 “我就用【m】表示它吧。” 

 “当然m的取值也不是随意的。” 

 “它和l有关。” 

 “m可以取【-l到l】之间的整数。” 

 “比如,当n=2时,l=0、1,m=-1、0、1。” 

 “它表示,电子的第二轨道,新增一个椭圆轨道(l=1),新增两个轨道方向(m=-1、1)。” 

 “当n=3时,l=0、1、2,m=-2、-1、0、1、2。” 

 “它表示,电子的第三轨道,新增两个椭圆轨道(l=1、2),新增四个轨道方向(m=-2、-1、1、2)。” 

 “刚刚我一直在思考数学证明,但是需要的计算量太大,所以我就不现场展示了。” 

 “后续我会让玻尔以论文的形式,把结果整理后发表出来,供大家评议。” 

 “但我个人还是很有把握的,应该不会出错。” 

 “以上就是我的解释。” 

 轰! 

 会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李奇维全程没有一个公式、一个示意图,全凭逻辑,就把洛伦兹的问题解释的清清楚楚。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 

 他讲的如此通俗易懂,以至于连旁边化学专业的小伙子都听懂了。 

 “妈的,真牛逼!” 

 所有人都沉浸在关于电子轨道方向的想象中。 

 这一次,李奇维直接将原本二维的玻尔模型,升级到了三维。 

 让人不明觉厉。 

 以前的玻尔模型是一个扁平的原子结构。 

 然而现在,它变成了三维的球形壳层结构。 

 每一个轨道都是一个球壳。 

 比如第一轨道,当n=1时,l=0,m=0,电子轨道就是一个圆形,而且轨道没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