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欧洲轰动!当科学家陷入绯闻!(第3页)

 在后世,科学家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很多小学生被老师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长大后想当什么? 

 高票答案一定是当科学家。 

 在国家的宣传里,科学家是一群视金钱如粪土的淡泊名利之士。 

 他们没有自己的私人感情,脑海里全是影响人类命运的科学难题。 

 科学家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发明好的东西,造福人类。 

 这就是普通人的观念。 

 后世的李奇维最反感的一个说法就是: 

 “现在的人都想当网红,都不愿意去当科学家做研究了。” 

 可笑。 

 发问的人为何自己不去当所谓的科学家呢。

 因为他们在心里也知道,科学家很累很苦。 

 需要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内,甚至都看不到太阳。 

 发问的人,其实想的是别人去当科学家,把脏活累活都做完了。 

 然后发明各种方便高科技的东西,自己坐享其成即可。 

 所以就需要给科学家戴上高帽,让他们任劳任怨,大公无私。 

 甚至连私人感情都要严格要求,像圣人一样。 

 最好是终生不娶,醉心科研。 

 但是,这是不对的。 

 科学家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 

 当然,这不是为科学家乱搞辩解。 

 而是想说,对待任何职业都不要有偏见。 

 既不能因为职业夸大危害,也不能因为职业淡化影响。 

 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真实历史上,不仅仅是科学家,任何伟大的人,你要是真去细挖,都会大吃一惊。 

 人无完人。 

 李奇维对此倒是没有太大感觉。 

 他只有一个原则:私人事情私人解决。 

 只要这件事对其他人没有任何影响,也不是那种道德人品败坏十分严重的情况。 

 他都可以理智地去看待。 

 当然,李奇维还是觉得,是男人就应该多承担一点。 

 郎之万的表现有点太怂包了,只敢躲在自己家里,连解释都不敢。 

 真实历史上,郎之万最后还是没有选择和珍妮离婚。 

 但是有个条件,那就是珍妮必须同意他再找一个女秘书。 

 珍妮无奈,最终只能答应。 

 李奇维也懒得管郎之万的屁事了。 

 于是,他大手一挥,把张茂东叫了过来。 

 “居里夫人好歹是我们先锋集团的员工,怎么可以被如此欺辱。” 

 “你去问对方是否愿意来英国暂住,公司给她提供住处。” 

 “包括两个孩子也要做好妥善安排。” 

 张茂东领命而去。 

 如今盛景然还在美国,欧洲这边就是他在负责。 

 很快,有了李奇维的介入,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居里夫人得知李奇维的安排后,仔细考虑后还是同意搬去英国。 

 至于14岁的大女儿和7岁的小女儿,则继续留在法国,由公司雇人细心照顾。 

 而且还常驻一个保护人员,负责孩子的安全。 

 居里夫人看到公司安排的如此妥当,也放下心来。 

 她在来到英国后,谢绝了一切人员的拜访。 

 甚至连李奇维要去看她,都被她以不方便的理由拒绝了。 

 为了表示感谢,她给李奇维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 

 信中用词非常正式,显然对方是害怕了。 

 李奇维看了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居里夫人每天就是公司和住处,两点一线。 

 她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了工作和研究上,试图忘却一切的不幸和烦恼。 

 李奇维叹了一口气,选择了尊重。 

 最后,他又给王路遥回信,汇报了自己的处理结果。 

 目前情况只能这样了,他也无能为力。 

 不过,一份从美国传来的电报让李奇维欣喜万分。 

 忽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方法,或许可以降低舆论对居里夫人的影响。 

 受过后世熏陶的李奇维很明白。 

 淡化一个舆论的最好方法不是亲自下场解释,而是用一个更大的舆论去转移注意力。 

 普通老百姓可不是真正关心居里夫人的感情生活。 

 大家就是想找个乐子而已。 

 现在,一个更大的乐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