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十年广相举世惊!天下谁人不识君!(4)

 1912年7月15日,广义相对论发表的第一天。 

 欧洲的物理学界就沸腾了。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当天下午,广相的时空涟漪,就以光速传遍了整个世界。 

 先是美洲,美国、加拿大。 

 然后是亚洲,华夏、樱花国、南洋等。 

 最后是非洲,这里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很多科学家经常来这里考察。 

 所以《自然》也在这里开设了业务。 

 美国,芝加哥大学。 

 迈克尔逊和密立根看着论文,久久没有言语。 

 一百多页的论文,好像比美国建国以来的物理学史都要长。 

 不,应该说比美国的整个建国史都要长。 

 包含的内容更是不能相提并论。 

 这一刻,迈克尔逊才真正感觉到,诺奖得主和诺奖得主也不一样。 

 有些人得诺奖,是获奖者的荣耀,比如他迈克尔逊。 

 而有些人得诺奖,是诺奖的荣耀。 

 毫无疑问,布鲁斯是后者。 

 甚至连诺奖都配不上广义相对论。 

 因为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它的伟大。 

 迈克尔逊叹道:“幸亏当时我们没有劝阻哈勃去布鲁斯那里。” 

 “不然的话,他估计会恨死我们了。” 

 密立根苦笑,他不知道哈勃怎么想,但如果变成他自己。 

 他感觉自己会发狂。 

 布鲁斯凭借这篇广义相对论,比肩牛顿,已经毫无悬念了。 

 他就是当今时代活着的传奇。 

 不仅仅是物理第一人那么简单,而是整个科学界的第一人。 

 布鲁斯的影响力,将超越所有人。 

 如果按照物理学家等级划分,那么他就是唯一的伟大物理学家。 

 在他下,才是顶级、资深、普通、物理学者教授等。 

 目前有资格冠以伟大的,只有牛顿、麦克斯韦、布鲁斯三人。 

 布鲁斯之上,神灵不显;布鲁斯之下,皆是尘埃。 

 这,就是他如今的地位。 

 哈勃有机会在这样一位存在的身边学习,这份机缘简直让无数人眼红。 

 甚至连密立根都忍不住羡慕道: 

 “广义相对论的五大预言,全都和天文学有关系。” 

 “哈勃这是误打误撞,找到了一根最粗的大腿啊。” 

 迈克尔逊也跟着笑了起来。 

 “说起来,哈勃的命太好了。” 

 “当初他在布鲁斯的门下学习,结果选择了天文学,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 

 “谁能想到,他竟然因祸得福了。” 

 “广义相对论简直就是为天文学量身打造的基础理论。” 

 “就好像量子论是为原子学诞生的一样。” 

 “哈勃跟在布鲁斯的身边,肯定会受到对方的指点。” 

 “等着吧,我们美国马上就要诞生一个顶级科学家了。” 

 天文学家算不算物理学家,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迈克尔逊最后还是改口叫科学家算了。 

 反正都是一家人。 

 另一边,普林斯顿大学。 

 此刻,理查森正在参加学校领导层紧急召开的讨论会。 

 内容就是关于李奇维的广义相对论。 

 学校决定要大力宣传。 

 主题就是:“热烈祝贺我校布鲁斯教授发表广义相对论,开启物理新纪元。” 

 理查森听的尴尬不已。 

 他现在就懊恼自己回不去欧洲,无法亲眼目睹那种物理学的盛况。 

 “布鲁斯啊,你真是让人升不起丝毫的嫉妒之心啊。” 

 ----------------- 

 至于此刻的亚洲,除了樱花国的长冈半太郎,还有何育杰等寥寥数人。 

 再也没有人知道李奇维的论文意味着什么。 

 大多数人只知道广义相对论这个名字。 

 时间太短,连翻译都还没有做好呢。 

 而如此宏伟巨著,其翻译工作的难度简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 

 不仅要求翻译人员能看懂论文,还要能体会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 

 很可惜,目前整个亚洲,都没有谁有这个水平。 

 哪怕全世界,估计也找不出几个人。 

 只有等待时间慢慢发酵了。 

 长冈半太郎等人已经完全麻木了。 

 他再也升不起与李奇维争斗比较的心思了。 

 选择了老老实实猥琐发育。 

 同时,他让石原纯和仁科芳雄抓紧时间,进行广义相对论的翻译工作。 

 如此伟大的物理理论,必须让整个樱花国都知道。 

 有目标才有动力。 

 借助这个机会,他长冈半太郎或许能将国内科学界整合起来,由他主导。 

 然而,他的一切注定都是徒劳的。 

 此世有了李奇维,樱花国将永远不足为患了。 

 何育杰等人,第一时间就向李奇维发了恭

喜电报。 

 然后他们把这个消息,传给了婆罗洲的所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