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我摊牌了!表面上我是个物理学家,其实我是个诗人!

 罗素和维特根斯坦这对师徒俩的问题,把会议气氛推向了高潮。 

 原来物理学与其他学科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不管是什么领域的,都可以针对相对论提出自己的问题。 

 台上的李奇维就好像降临世间的全知全能者,任何问题来者不拒,总能给出最贴切的回答。 

 不过,有了维特根斯坦的例子在前,在场的非科学大佬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 

 那就是以他们的科学素养,根本没有办法碰瓷相对论。 

 它太过高端了,哪怕是物理学大佬都不敢说真正懂了。 

 这些连万有引力定律都算不明白的大佬们,只能问思想方面的问题。 

 想要理解相对论的真实性和数学本质,那是天方夜谭。 

 不过,李奇维的有趣也让他们印象深刻。 

 在这些文科大佬的眼中,台上的那个男人并不是无趣的冷僻天才。 

 他是一个喜欢交流、喜欢与人思辨的年轻智者。 

 他高大但不蠢笨,智慧但不倨傲,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玻尔内心吐槽:那是因为你们没和布鲁斯教授聊物理研究,不然就知道什么叫霸道了。 

 此刻,礼堂内的某处。 

 来自樱花国的长冈半太郎默默地坐在那里,身边是石原纯和仁科芳雄。 

 三人看着台上李奇维的风采,忍不住赞叹。 

 长冈半太郎又回想起之前访问华夏的情形。 

 “那时的李桑,意气风发,锋芒毕露。” 

 “不像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质。”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都能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那种来自灵魂层面的碾压与俯视。” 

 “越是前者,越能感受到那种威压。” 

 旁边的仁科芳雄第一次见到李奇维。 

 刚刚的演讲,在他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种举重若轻的感觉,好像对方讲的不是相对论,而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简单。 

 仁科芳雄终于明白自己和李奇维的差距有多大了。 

 既庆幸又绝望。 

 庆幸的是,这一趟他来对了。 

 没有亲眼见过和感受过李奇维的人,永远不知道他有多么可怕。 

 而绝望的是,一旦见过,那种不可逾越的距离,就会让人失去斗志。 

 以仁科芳雄的性格,都升不起一丝的追赶心思,更不要说超越了。 

 那是神和凡人的差距,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 

 “李奇维前辈在物理学可以封圣了。” 

 “学术物理领域,再也没有人可以超越他。” 

 “而且他才32岁,未来或许会有更大的突破。” 

 “我想,只有在应用物理领域,才有超越李奇维前辈的可能。” 

 仁科芳雄的话让石原纯一惊。 

 “仁科君,难道你想去当发明家?” 

 “要知道,李奇维可是连发明大王爱迪生都打败了。” 

 “哪怕是论发明能力,他依然是当世第一。” 

 “他名下的企业做的全都是高科技。” 

 “我听政府的一个朋友说过,李奇维的那些公司要是全部放在华夏,估计能帮助华夏提高工业水平。” 

 “他的野心和布局都太大了。” 

 仁科芳雄冷峻的脸没有笑容,他说道:“我会等待契机。” 

 “等待物理学领域出现变革。” 

 “当年瓦特若不是改良蒸汽机,现在的世界估计还是原始社会呢。” 

 “这种应用物理才是最重要的,能改变世界局势的。” 

 “至于其它的所谓高科技,只是在现有的水平上锦上添花而已,算不得真正的突破。” 

 “我想李奇维前辈也只是想赚钱而已。” 

 石原纯被仁科芳雄的雄心惊住了。 

 心想小伙子你很有志气。 

 这种隐忍的性格,着实可怕。 

 将来必成大器。 

 长冈半太郎并没有插足两个学生的讨论。 

 在他眼里,这些都是细枝末节。 

 如何提高国家整体的科学水平,才是他需要关注的。 

 他在来到英国后,偶然听闻了李奇维的科学之城计划,顿时骇然。 

 虽然他无法知道确切的细节。 

 但是他了解李奇维是什么人。 

 “李桑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欧美人一群蠢货,被李桑耍的团团转。” 

 “李桑他是东亚人,有着强烈的民族情节。” 

 “而东亚的历史环境又反过来影响所有人。”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我已经能看到李桑布局的冰山一角了。” 

 “那么樱花国将在他的布局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他的低语没有人能够听见。 

 可以说,长冈半太郎是唯一能大致猜透李奇维计划的人。 

 当石原纯和仁科芳雄还在考虑具体的研究时,他们的老师

早已把眼光放的更远了。 

 最终的挑战在未来! 

 此刻,礼堂内逐渐平复下来,提问继续。 

 自然科学领域的大佬们,充分表现了东道主的精神。 

 他们没有抢着提问,而是把机会留给了社会科学领域的人。 

 因为大家都知道,最后的提问肯定会回到相对论本身。 

 那才是真正的高潮。 

 忽然,泰戈尔站了起来。 

 作为场上为数不多的印度人,泰戈尔的内心也是极度复杂的。 

 印度是和华夏同样的文明古国,然而命运却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