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这不是物理竞赛,这是国与国的科学战争!(第3页)

 爱因斯坦佯怒道: 

 “等布鲁斯回到欧洲后,我一定要当面问他,是不是故意选择这个时间点。” 

 “就是害怕我们欧洲把金银铜牌给包揽了。” 

 劳厄笑道:“我感觉布鲁斯教授很有可能做出这种事。” 

 “他恐怕是故意想提高亚洲在科学领域的地位。” 

 爱因斯坦呵呵一笑。 

 “我不会让他的奸计得逞。” 

 “最近我发现了几个物理天才。” 

 美国,芝加哥大学。 

 如今迈克尔逊教授渐渐退出了学术圈。 

 现在美国物理学界以密立根为核心。 

 此刻,他和哈勃正在讨论第一届物理奥赛的事情。 

 “这一次,我们美国必须参加。” 

 “这正好是我们美国展示实力的机会。” 

 哈勃笑道:“我很好奇,布鲁斯教授准备的神秘礼物到底是什么。” 

 “难道他要收下第一名当自己的博士生,亲自培养?” 

 “那确实称得上是大礼了。” 

 密立根笑道:“布鲁斯教授的心思谁都猜不准。” 

 “本来我以为他回到亚洲后,会像之前那样沉寂一段时间。” 

 “没想到,他竟然频频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牵动无数人的神经。” 

 哈勃羡慕道:“这就是布鲁斯教授,他永远是科学的中心。” 

 第一届物理奥赛,对于亚洲国家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因为在平时,科学界根本不可能有这些国家的声音。 

 在这个时代,欧洲才是科学的中心,所有的成果都在那里诞生。 

 然而现在,李奇维却给了一次机会。 

 虽然仅仅是大学生的物理竞赛,但是也能代表一国的科学底蕴了。 

 因此,所有国家都在默默准备,想要一鸣惊人,在全球科学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哪怕只能获得一枚铜牌,那也是了不起的荣誉了。 

 此刻,华夏。 

 教育部下属科技司的司长,许寿裳,此刻正满面愁容地和周豫才诉苦。 

 民国初期,政府中还没有科技部。 

 和科学技术相关的业务,都是归教育部下的科技司管理。 

 所以,第一届物理奥赛的事情,就落到了许寿裳的头上。 

 然而,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 

 “豫才,你说黄埔理工大学的学生,是属于我们呢,还是属于布鲁克王朝呢?” 

 “呃。”周豫才闻言有点懵逼,这件事还真得说清楚才行。 

 他仔细想了一会说道: 

 “婆罗洲的三所大学,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是南洋的。” 

 “但是李奇维教授还有少部分学生,他们目前还都是华夏籍。” 

 “严格来说,他们肯定是华夏人。” 

 “寿裳,你可以这样想。” 

 “第一届物理比赛,它的主办方是婆罗洲的布鲁克王朝。” 

 “布鲁克王朝在国际上也是一个单独的国家。” 

 “但是由于特殊的关系,该国委托李奇维教授,全力负责本次赛事。” 

 “也就是说,李奇维教授本人是不能与比赛有任何关联的。” 

 “他不属于任何一方,他甚至都不能指导学生。” 

 “而黄埔理工大学华夏籍的学生们,作为留学生,在婆罗洲留学,自然是能够代表国家比赛的。” 

 经过了周豫才的梳理,许寿裳果然清楚了很多。 

 幸好周豫才之前去了一趟古晋,所以才能了解的这么清楚。 

 “那这么说,我需要赶紧联系一下李奇维教授了。” 

 “和他商量一下参赛者的名单。” 

 不怪许寿裳着急,而是这件事

干系实在太大。 

 作为教育部的官员,他很清楚现在国内的大学教育情况,甚至还比不上前清时期。 

 他实在没有把握让华夏的学生参赛。 

 万一最后拿个倒数第一名,许寿裳觉得自己的仕途可能就到头了。 

 只有黄埔理工才能带给许寿裳安全感。 

 周豫才点点头,显得非常睿智。 

 “嗯,你确实需要和李奇维教授通个气。” 

 “这次的比赛,虽然其本身并非一件特别大的事,但是它代表的意义实在太重要了。” 

 “这是华夏第一次,在科学技术领域,和世界各国公开公平地较量。” 

 “一旦华夏学生获得个人第一名,或者是团体第一名,那简直能极大地提高民族自豪感。” 

 “甚至获奖者都会被当成民族英雄看待。” 

 “说到底,还是这几十年来,我们被压的太惨了,需要一次酣畅淋漓的发泄。” 

 许寿裳听完周豫才的分析后,也被感染的热血澎湃。 

 这一次,华夏只能赢,不能输! 

 他相信以李奇维教授的为人,绝对不会偏袒华夏,肯定会保持公平公正。 

 换句话说,华夏并不能依靠李奇维教授走所谓的后门。 

 但是那些在黄埔理工学习的华夏天骄们,一定不会让国家失望。 

 许寿裳跟何育杰打过几次交道,他深知黄埔理工的水平,简直比国内强了一大截。 

 那是公认的亚洲第一,连樱花国的大学都比不上。 

 “华夏的科学腾飞,就从这次比赛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