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李奇维同获双诺奖!四冠在身!举世无双!世界震动!(第3页)

 所做一切,皆为华夏! 

 比如徐寒冬,作为黄埔理工一期的老学长,那资历绝对够老了。 

 虽然现在他仅仅只是一个小学校长。 

 但是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觉得自己太失败。 

 相反,他在自己的工

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贯彻校长的理念。 

 哪怕是面对谢宝庆这样的学生,他也没有放弃。 

 爱感化不了,那就用棍。 

 ----------------- 

 1918年9月。 

 李奇维在黄埔理工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主题演讲。 

 他回顾了过去十几年,黄埔理工大学所取得的惊人成就。 

 阐述了教育和科学对于华夏的意义。 

 他赋予了在场所有师生们特殊而光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你们的未来,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中。” 

 “而华夏的未来,也掌握在你们的手中。” 

 “诸君,请为华夏而读书!” 

 轰! 

 台下瞬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所有人站起身,神情激动。 

 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一股磅礴的力量在体内苏醒。 

 那是希望的力量! 

 所有人都把李奇维当成了精神支柱。 

 有他在,华夏的教育和科学将用不凋零。 

 而很快,又一件大事,把李奇维的声望推到了最巅峰。 

 1918年10月,诺贝尔奖再次公布。 

 本次诺奖受到战争影响,只评选了物理和化学两项。 

 当世人看到获奖名单的那一刻,全球都被震撼了。 

 1918年物理诺奖得主:李奇维。 

 获奖理由: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18年化学诺奖得主:弗里茨·哈伯、李奇维。 

 获奖理由: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李奇维竟然同时获得了物理和化学双诺奖。 

 这一刻,整个科学界都沸腾了。 

 因为此刻的李奇维已然是四个诺奖在身,其中三个科学类诺奖,超越了居里夫人。 

 举世无双! 

 世界震动! 

 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 

 至于后面有没有来者,所有人都觉得不太可能了。 

 当李奇维得知自己获得双诺奖时,他也有点恍惚。 

 光电效应能获奖,他不意外。 

 但是和哈伯一起获得化学奖,确实有点超出预料。 

 李奇维不知道的是,那些推荐的化学大佬们,一致认为李奇维的催化原理才是关键。 

 哈伯不过是实现而已。 

 所以,这个化学诺奖,大佬们认为布鲁斯教授是实至名归。 

 远在德国的哈伯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异常兴奋。 

 这一世,他没有参与毒气的研发。 

 所以虽然他是德国人,但是英国、法国等国的科学家们,都向他发去了祝贺。 

 合成氨获得化学诺奖并不让人意外。 

 因为它的重大意义,甚至都超越了诺奖本身。 

 但是和李奇维相比,哈伯就有点逊色了。 

 四个诺奖的李奇维,此刻简直就是科学界的神! 

 华夏和婆罗洲陷入了疯狂之中。 

 华夏科学社和黄埔理工大学,更是同时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 

 整个亚洲都被李奇维的威压覆盖。 

 所有人都被那道霸天绝地的身影震撼的心神动荡。 

 而欧洲也同样被震撼了。 

 普朗克、汤姆逊、洛伦兹、能斯特等前辈; 

 居里夫人、卢瑟福、威尔逊、爱因斯坦、劳厄等好友; 

 玻尔、小布拉格、哈勃等晚辈; 

 无数科学界的人,都向李奇维表示了祝福。 

 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传奇的诞生。 

 而传奇未老,巅峰依旧! 

 所有人都知道,四冠王绝对不是布鲁斯的极限。 

 那个男人还会再入欧洲,横扫物理学界。 

 李奇维更是公开发文表示: 

 “诺奖只是见证我过去的荣耀,我追求的永远是无尽的未来。” 

 1918年11月11日。 

 历时四年多的欧洲大战终于结束了。 

 所有欧洲人喜极而泣。 

 这场战争带给他们太多的伤害了。 

 所有人都不愿去回忆去面对。 

 人们要用更加珍惜的态度,去对待接下来的每一天。 

 而物理学界更是翘首以盼。 

 等待那个男人的归来。 

 李奇维如一尊大帝,脚踏婆罗洲,神眸西望,气息惊天动地! 

 物理星空古路! 

 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