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他们都不看好你,但偏偏你最争气!(第2页)

 “你就算得不到诺奖,发篇《nature》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莫里斯正在组装设备,面对弟弟的嘲笑,头也不抬,自信道: 

 “请叫我德布罗意博士,谢谢。” 

 在公爵大人看来,博士头衔可比公爵头衔重要多了。 

 “哼,诺奖算什么。” 

 “我现在正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 

 “上次和郎之万教授讨论后,我已经有了一些思路。” 

 “一旦验证成功,那我就是终结百年光争的人,

那是诺奖都不配的荣誉。” 

 莫里斯的自信让德布罗意觉得肃然起笑。 

 他很了解自己的大哥,在科学领域的天赋实在不敢恭维。 

 有时候他都觉得,这么好的仪器在大哥手里属实是暴殄天物了。 

 “博士,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 

 “到时候希望你能带上我的名字。” 

 “毕竟我也帮了你不少忙。” 

 莫里斯非常开心,大手一挥。 

 “好说,到时候给你个二作的身份。” 

 德国,哥廷根大学。 

 一个樱花国人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实验。 

 他正是仁科芳雄。 

 战争结束后,他在长冈半太郎的安排下,远赴欧洲深造。 

 真实历史上,仁科芳雄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进修。 

 他在哥本哈根大学期间,就是在玻尔研究所工作。 

 在那里,他与瑞典物理学家,奥斯卡-克莱因结识。 

 这个克莱因可不是提出“克莱因瓶”的那个克莱因。 

 “克莱因瓶”是由德国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提出的,是一个数学概念。 

 仁科芳雄和克莱因两人合作,发表了关于康普顿效应的“克莱因-仁科”公式。 

 解释了光子与电子相撞后的散射角度问题。 

 这也是仁科芳雄在学术领域最大的成就。 

 康普顿本人,按照李奇维的划分,只是t4级-普通物理学家的存在。 

 仁科芳雄仅仅只是解决了康普顿效应的某个关键问题,就能成为樱花国的物理大佬。 

 尤其可见,当时东西方在科学领域的差距之大。 

 而现在,仁科芳雄选择的第一站就是德国。 

 到了欧洲后,他才明白为何这里是科学的中心。 

 因为这里大佬实在太多了。 

 仅仅他所在的哥廷根大学,就经常会邀请一些科学界大佬们来此演讲。 

 仁科芳雄可谓是大开眼界。 

 同时,他经常能从这些大佬口中听到“布鲁斯教授”的字样。 

 此刻,他才明白,那个在亚洲如神灵般的男人,在欧洲依然是绝对的巅峰。 

 一篇仅有2页的论文,立刻就把物理学界搅动的天翻地覆。 

 仁科芳雄知道,现在哥廷根大学有两个物理小组,同时在研究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验证。 

 而他本人由于积累不够,目前毫无想法,只能跟在后面慢慢学习。 

 忽然,一道声音打断了他。 

 “嘿,仁科,请不要在做实验的时候发呆。” 

 仁科芳雄回过神来,连忙道歉: 

 “抱歉,德拜教授,我刚刚走神了。” 

 德拜轻轻摇了摇头。 

 他一开始很看好这个樱花国小子,头脑灵活,虚心学习。 

 但是接触下来发现,对方的科学戾气太重了,比较阴郁,好像总在想着得到和超越什么。 

 当然这没什么不好,只是德拜个人不喜欢而已。 

 世界各国的物理学者们,都和莫里斯、哥廷根大学研究组一样,摩拳擦掌,想要证明光的波粒二象性。 

 当然,对于像卢瑟福这样的顶尖大佬们而言,就没有亲自下场了。 

 因为理论已经被布鲁斯教授证明完了,剩下的只是验证实验。 

 大佬们追求的是原创实验,是实验倒逼出理论,而不是理论指导实验。 

 与此同时,一则小道消息忽然从卡文迪许流传出来。 

 “震惊!布鲁斯教授又放出预言。”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康普顿和吴有训,很有可能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 

 消息一出,瞬间在物理学界引发轰动。 

 卢瑟福在实验室挨个训人。 

 “哪个小兔崽子传出去的,给我站出来。” 

 “都不承认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