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分合思想!无尽震撼!布鲁斯教授终结了整个化学!(第3页)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如果原子核内射出一个电子,由于电子带负电荷,那么原子核必然会多出一个正电荷。” 

 “请问,这个正电荷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场内的物理学家们开始眉头微皱。 

 但随着思考加深,忽然,汤姆逊、卢瑟福等大佬想到了一种可能。 

 他们骇然了。 

 李奇维看着众人的表情,就知道差不多了。 

 他趁热打铁,坚定地说道: 

 “没错,只会以质子的形式存在,因为质子就是带正电荷的。” 

 “所以,我认为原子核在放射出电子时,其实是一个中子发生变化,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然后,这个电子就被衰变出去了。” 

 “这个过程是满足电荷守恒定律的。” 

 “这就是我对卢瑟福教授第一个问题的解释。” 

 哗! 

 众人震惊地张大了嘴巴。 

 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天马行空了。 

 他们想到了李奇维开始说的那句话:把质子和电子看成一个复合而成的粒子。 

 而现在,当发生β衰变时,其实就是复合粒子又转变成了质子和电子。 

 一合一分,一分一合,虽然过程很简单。 

 但是其中展现的却是宇宙的某种至高真理。 

 “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只有布鲁斯教授能够提出这种想法了。” 

 “我已经找不到词语去形容它的精妙了。” 

 “真不知道布鲁斯教授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这种思想方式简直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卢瑟福此刻已经脸色潮红了。 

 李奇维的分析让他的灵魂都在颤抖。 

 “太美妙了,太美妙了。” 

 “仿佛是真理在我面前起舞。” 

 这一刻,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物理思想之中。 

 李奇维看着众人吃惊的表情,笑了笑。 

 质子-中子模型配得上这样的反应。 

 按照前世的理论,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中子不仅会变成质子和电子,同时还会放射出一种粒子。 

 这种粒子不带电,质量只有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且以接近光速运动。 

 这种粒子由泡利在1930年首次提出概念。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微子】。 

 中微子无处不在,每秒钟就有几百亿个中微子穿透人体,只不过我们感觉不到而已。 

 因为它不带电,质量又太小,且几乎不和任何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很难捕捉和研究。 

 因此,中微子也被称为“幽灵粒子”。 

 在泡利提出假说后,华夏物理学家王淦(读干)昌,曾经提出了一种探测中微子的方法。 

 但是可惜,他的成果被埋没了。 

 而这一世,李奇维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此刻,他继续说道: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只有电子发生跃迁才能产生电磁波。” 

 “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时,同样会处在能级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也会产生光子。” 

 “也就是所谓的γ射线。” 

 “这也是为什么电子跃迁无法产生γ射线的原因。” 

 “因为电子和原子核的能级相差很大。” 

 “以上,就是我利用新模型,对卢瑟福教授问题的回答。” 

 “当然,任何理论都要经受实验的验证,我并不能肯定我的模型就一定是正确的。” 

 “毕竟我的行星模型,已经失败过一次了。” 

 “接下来,就需要卢瑟福教授这样的实验物理学大佬努力了。” 

 李奇维最后以一个笑话收尾,但是显然,大佬们心思不在笑话上。 

 很多人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回答已经结束了。 

 刚刚的回答带给众人的震撼难以想象。 

 在李奇维的描述里,原子就像是一台极度微小却又精密至极的机器。 

 让人忍不住感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足足过了几分钟,众多大佬们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卢瑟福一直在纸上按照李奇维的思路,画着示意图。 

 越画他就越忍不住想提一个问题: 

 “布鲁斯,你到底是如何想到这种模型的?” 

 众人闻言,无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