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量子力学绝世天才!美国之行!让核聚变震撼世界吧!

 英国,格林尼治小镇,量子研究所内。 

 距离李奇维从德国回来,已经半个月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待在研究所内,深入简出,为4月份的美国之行做准备。 

 天文学大辩论将在4月26日举办。 

 李奇维作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主席,自然要出席活动并致辞。 

 说不定还要被求着做几场演讲。 

 而且,本来他就准备去一趟美国,处理很多事情。 

 美国是李奇维全球布局中,很重要的一环。 

 学界、商界、政界,他都经营着巨大的人脉。 

 学界。 

 美国科学界,比欧洲科学界还要崇拜李奇维。 

 因为他在那里是断档式的领先。 

 至少欧洲还有卢瑟福、普朗克、汤姆逊等这样的大佬在。 

 而美国的顶级科学大佬,恐怕两只手就数的过来了。 

 此外,在美国的华夏留学生,也是最多的。 

 这些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李奇维的恩惠。 

 布鲁斯集团专门拨款部分资金,用于留美学生的资助工作。 

 他的名字就是学生们最大的保护伞。 

 很多学生首选的地点,并不是德国或者英国这样的科学强国,而是美国。 

 这里面当然有很复杂的因素。 

 但是其发达现代的生活,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 

 欧洲老牌国家有点像贵妇人,高贵矜持,处处有着规矩。 

 而美国就像青春靓丽的少女,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她的动人。 

 年轻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而且从国家地理、政治文化看,现在国内的青年,更愿意去美国取经。 

 众人希望华夏也能成为那样的大国。 

 商界。 

 现在李奇维的布鲁斯集团,已经是美国知名的商业巨无霸了。 

 旗下产品横跨各领域,而且都是所谓的高科技产品。 

 李奇维给公司高层的命令就是:凡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我们都不做。 

 有了特斯拉的加持,洪门的保驾护航,布鲁斯集团的发展稳如泰山。 

 目前为止,都没有受到过什么大的动荡。 

 政界。 

 在李奇维的暗示和建议之下,洪门开始投资潜力股。 

 司徒大佬的法律顾问罗斯福,就是其中最大的黑马。 

 对方不仅背景深厚,而且个人能力超群,已经在美国政界有着不小的名气。 

 他在担任海军助理部长期间,得到了时任总统威尔逊的公开夸奖。 

 虽然罗斯福今年竞选副总统失败了,但是却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只待一个时机到来,一飞冲天! 

 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权利最大的总统。 

 或许只有未来的川皇,才能与之一较高下。 

 李奇维一边梳理着美国的情况,一边准备这次的计划。 

 除了天文学大辩论,他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 

 那就是发表他在天文学领域的第一篇论文。 

 恒星的能量来源:核聚变! 

 这篇论文,一定会震惊整个天文学界。 

 他这个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的名头,瞬间就名正言顺了。 

 哪怕抛开广义相对论,他在天文学界的地位,也是最顶级的。 

 而核聚变的概念,也将首次公布于世,掀起无尽波澜。 

 其对于物理学,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条前途无限之路,这也是一条前途渺茫之路。 

 李奇维顺手给欧美各国画个大饼。 

 “这玩意有前途,只有国力强大的国家,才有资格研究。” 

 “华夏暂时是不能参与了。” 

 核聚变不稀奇,太阳高高挂在头顶已经几十亿年了,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 

 但是【可控】核聚变就太稀奇了,它是人类工程领域的终极梦想。 

 一旦实现,就是星辰大海。 

 可控核聚变的物理原理不是很难,难就难在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 

 超过一亿度的高温,任何材料都无法充当容器,只能用磁场束缚等离子体。 

 但是目前的效果依然很差,一般只能维持几分钟。 

 李奇维前世看过的网文,主角无一不是靠开挂,才能解决可控核聚变的瓶颈。 

 由此可见,其难度之大。 

 他喃喃自语:希望四大基本力统一后,材料领域会有质的突破。 

 材料学也是一门充满神秘的学科。 

 因为微观到宏观,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界限。 

 这种界限的存在,使得宏观材料,有时会表现出诡异的性质。 

 万一哪天人类能制造出水滴那样的材料,容器问题应该就解决了。 

 他要是能攻克可控核聚变,那超越的可就不仅仅是牛顿了。 

 就在李奇维做着美梦时。 

 忽然,王正阳轻轻走了进来。 

 “校长,卢瑟福教授过来了。”

 李奇维回过神来,心中纳闷。 

 一般卢瑟福要过来,都会提前打招呼,今天竟然不请而来,看来肯定有事情。 

 于是,他就带着王正阳前去迎接。 

 量子研究所的一楼大厅内。 

 卢瑟福正带着一个年轻人参观,并且还亲自给对方讲解。 

 看样子,他很欣赏这个年轻人。 

 “量子研究所虽然主要研究量子论,但是其它方向也多有涉及。” 

 “你应该知道,前段时间的演讲,对于量子论有多么巨大的意义。” 

 “布鲁斯教授一个人就撑起了一个研究所。” 

 “不出意外,这里很快就会迎来一波求学热潮。” 

 年轻人有点沉默寡言,只是回应性地点头,但眼中的光芒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卢瑟福忽然又自豪道: 

 “不过嘛,这里的原子研究就差点意思了,跟卡文迪许没法比。” 

 “你将来去剑桥读书,一定会喜欢那里的。” 

 实验室助理薛定谔则是在一旁陪同。 

 听到卢瑟福这话,他心中发笑,暗道还好伊蕾娜那丫头不在这里。 

 不然对方肯定当场辩论。 

 这小妮子的性格,可比她的母亲居里夫人烈多了。 

 李奇维给了她一个重要任务后,伊蕾娜就泡在实验室里了,十分用功。 

 看着卢瑟福,薛定谔内心感慨。 

 自从他加入量子研究所后,科学界的大佬们简直如走马观花一般,被他见了个遍。 

 不管是多么有名的大佬,只要来到这里,都对他客客气气的。 

 虽然他们不知道薛定谔是何人。 

 但想来能做布鲁斯教授的助手,那绝对就不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