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宇宙岛理论 vs 银河宇宙论!惊天逆转!震撼全场!(第2页)
显然沙普利是有备而来,攻击性十足。
然而,面对众人视线的压力,柯蒂斯的脸上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慌张。
他好像完全不在意对手的剖析,整个人显得云淡风轻,好似一切尽在掌握。
这让众人纳闷。
“难道柯蒂斯还有隐藏手段?”
沙普利也注意到了对方的表情。
内心的疑惑只是一闪而逝。
他从来就没有轻视过任何对手。
柯蒂斯甚至还是天文学的教授,所以对方不可能轻易就输了。
而且,他很清楚,台下大部分观众的欢呼和支持不能代表什么。
因为今天在场的可不仅仅是普通人,还有众多的天文学前辈和大佬们。
更是有布鲁斯教授这样的伟大存在。
所以,他必须拿出全部的实力,正面击败对方。
“况且,柯蒂斯就算你有底牌,难道我就没有了吗?”
这一刻,沙普利信心爆棚,他继续说道:
“要想更精确地测量出银河系的直径,应该首先要搞清楚它的结构。”
“但是银河系内的恒星超过了千亿颗,如此天文学数字般的数量,一颗一颗去数很不现实的。”
“所以,我想了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探测银河系的【骨架】。”
“就好比,我们根据人体的骨头构型,就能大概判断出这个人的高矮胖瘦。”
“同样,对于银河系而言,它的骨架就是【球状星团】。”
“星团是指由几万颗到几百万颗恒星构成的一种恒星群。”
“它们在夜空中的亮度很大,通过望远镜很容易观察到。”
“而所谓的球状星团,顾名思义,就是星团的形状是球形的。”
“目前银河系中,就有100多个这样的球状星团。”
“只要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就能绘制出整个银河系的形状和大小。”
“而我的测量一共分为两步。”
“第一步就是找出各球状星团中的星团变星,利用它们当做标准烛光,测量球状星团到地球的距离。”
“第二步,如果某些球状星团中找不星团变星,那就把整个球状星团当成标准烛光。”
“然后利用已知距离的球状星团,来估算遥远距离的球状星团。”
“最终,我将这100多个球状星团的距离,全部进行了测量。”
“得出了银河系的大小和形状。”
“根据我的测量结果,银河系是一个直径30万光年,厚度3万光年的圆盘结构。”
“所以,如此庞大的范围,足以容纳整个宇宙。”
“宇宙岛理论中发现的那些星云,距离地球也只有20万光年,依然在银河系之内。”
“它们并不是所谓的星系,而是初生的恒星。”
“因为恒星的起源就是来源于宇宙中的尘埃聚集。”
“而星云就是恒星初始时候的状态。”
“这就是我的观点。”
哗!
沙普利发言完毕,引发全场的轰动。
因为他的方法,明显比柯蒂斯的要更细致。
他绘制出了银河系的形状,不仅有直径,连宽度都给了数值。
吃瓜群众们,顿时高喊666。
“原来我们生活的银河系是个大盘子。”
“而太阳系就在盘子的边缘。”
“哦!上帝啊!三十万光年的距离,要靠双腿走得多久啊。”
“别想了,你恐怕就是走到宇宙爆炸的那一天,你都走不完这段距离。”
“一个银河系都这么大了,如果宇宙岛理论是对的,那岂不是还有十万个这么大的星系。”
“老天爷!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啊!实在是难以想象。”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余青松坐在李奇维的后方,他看着前方沙普利投影出的宇宙照片,内心五味杂陈。
一个好的天文学家,一定需要一台好的望远镜。
而一台好的望远镜,也必须安装在好的天文台中。
因为地球云层、天气等原因,天文台的选址都是非常考究的。
威尔逊山天文台之所以牛逼,就是因为它的位置非常好,拍出来的照片既清晰又稳定。
所以,那里才会发表很多重磅的天文学成果。
每每想到哈勃屹立在威尔逊山天文台上,能使用那台2.5米口径的超大型望远镜,仰望星空。
余青松内心就一阵羡慕。
“现在高鲁会长选址紫金山天文台受挫。”
“而国内也没有大型的专业望远镜。”
“国内天文学发展,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我回国后一定拼尽全力,解决这两个难题。”
余青松暗暗下定决心。
他有着充足的信心,因为华夏有着李教授。
李奇维没有感受到背后那个年轻人的火热目光。
他觉得沙普利讲的确实很不错。
至少让他对天文学的细节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他忽然有点感慨。
在李奇维的前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布过七大基础学科的名单。
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理科学和空间科学、逻辑学。
其它所有应用型学科,都是建立在以上的7个基础学科中,属于衍生学科。
由此可见,天文学的重要性。
但是华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天文学是非常不重视的。
因为它没什么用,还不如大气学来的实在,至少人家能预测天气。
而天文学整天研究天体,研究宇宙,搞得非常高大上,但是对日常生活毫无影响。
所以属于边缘学科。
但是,今天现场听了这场辩论,又感受到周围无数人的欢呼和讨论。
李奇维突然心潮澎湃。
古往今来,无数王侯将相,逐鹿中原,睥睨天下。
看起来好像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史诗。
然而,在太阳系面前,在银河系面前,乃至在整个宇宙面前。
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甚至地球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谁又在乎茫茫宇宙中,某颗星球上,某些两脚直立生物的砍杀游戏呢。
而物理学的终极秘密,天文学的终极秘密,却弥漫在整个宇宙空间。
如果有什么东西能破解这些秘密,容纳整个宇宙。
那必然,有且只有一个。
它就是李奇维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