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人造元素!点石成金!这是造物主之权柄!“元素之主”布鲁斯!(第3页)

 所以按照希腊文techcoium,即人造的意思。 

 这也是核聚变在发现元素中的首次应用。 

 直到后期,仪器设备性能提高后,科学家才发现了天然存在的【锝】。 

 而第二个人造元素就是【钷】。 

 不过它是在铀的核裂变产物中被发现的。 

 所以准确来说,【钷】是通过核裂变制造出来的。 

 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技术条件足够。 

 人类可以通过核聚变,合成除【氢】以外的所有元素。 

 至于有了核聚变后,为什么物理学家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考虑过核裂变。 

 以及为什么核裂变最先在92号元素【铀】中被发现。 

 那就是另外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了。 

 同时,它也将会是李奇维问鼎绝巅的开始。 

 而现在,因为核聚变,他已经是化学家心中伟大无敌的存在了。 

 美国,马萨诸塞州。 

 后世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就位于该州。 

 此刻哈佛大学化学系内,有一位美国化学家的大佬。 

 他就是1914年的化学诺奖得主,也是美国第一位化学诺奖得主,理查兹。 

 他的获奖理由是: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今年52岁的理查兹,不仅是哈佛大学的化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吉布斯研究所的所长。 

 此外,他还两次当选美国化学学会的会长。 

 理查兹就是美国现在化学界的权威人物。 

 可不要小看他的成果。 

 精确测定原子量对于物理学和化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理查兹的最大贡献,就是质疑了以前的测量方法,并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法。 

 他用自己的方法,重新核定了6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经受住了化学界的长期考验。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测量了地球上元素的原子量,他还测量陨石中铁钴镍等元素的原子量。 

 通过对比,发现两者并无差异。 

 这意味着,组成我们人体和地球的元素,和宇宙中的星星的组成元素是一样的。 

 因此揭示了宇宙物质的统一性。 

 可以说,人类来自于星空! 

 所以,他也被称为“测定原子量专家”。 

 此刻,就是这样一位化学领域的大佬,却深深地被震撼了、动容了。 

 核聚变的论文,让理查兹有一种灵魂颤栗之感。 

 哪怕是在自己的博士生面前,他也无法保持淡定了。 

 “上帝啊!布鲁斯教授的这篇论文,让传说中的点石成金成为了可能。” 

 “有了它,我们就可以人工制造出各种元素。” 

 “虽然这其中的难度很大,但已经有了希望。” 

 “甚至将来我们还能创造出宇宙中不存在的元素。” 

 “那真正就是造物主的手段了!” 

 “用任何语言形容它的重要性,都不足为过。” 

 “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可思议了!” 

 理查兹作为化学大佬,看到论文的一瞬间,就思考到这些潜在应用。 

 巴克斯特这是第一次看见导师露出这样的神态。 

 作为精密分析化学领域的权威,理查兹教授在他眼里,永远是那种一丝不苟、沉稳冷静的形象。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保持最平静的状态,这是测量学必备的优良素质。 

 而今天,面对这篇核聚变的论文,对方却激动不已。 

 可见其震撼性! 

 巴克斯特自己也被导师的话,震惊到了。 

 “人造元素”、“点石成金”。 

 他找不到任何语言来形容,这是一种怎么样的逆天之举。 

 天底下怎么会存在这样可怕的男人。 

 仅仅依靠纯理论,竟然就能想到这样惊世骇俗的手段。 

 “理查兹教授说的没错,这确实是造物主的权柄。” 

 “布鲁斯教授难道要创造世界吗?” 

 哪怕它只是一个猜想,也足以让所有人奋斗终生了。 

 不过,巴克斯特却有自己的疑问: 

 “教授,布鲁斯教授是怎么知道核聚变反应前后,会有质量变化呢?” 

 “难道这也是假设吗?” 

 理查兹闻言,非常欣慰。 

 自己这个学生,懂得独立思考。 

 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义。 

 他的心情平复下来,笑着说道: 

 “这就是我最佩服布鲁斯教授的地方了。” 

 “他提出的理论,虽然天马行空,惊才绝艳,但几乎都有坚实的现象基础。” 

 “只不过一般人不知道而已。” 

 “就在去年,化学界已经发现了:氦-4的质量比组成氦的4个氢原子的质量之和大约小1%左右。” 

 “因为当时还没有质子、中子的概念。” 

 “所以,没有人可以解释清楚这种现象。” 

 “但是,布鲁斯教授的理论,却完美解释了这种现象。” 

 “那就是因为核聚变!” 

 “再结合相对论,就能探索聚变的奥秘。” 

 “在整个过程中,精确的测量,是理论能产生的关键。” 

 “那篇氦-4的论文中,使用的测量方法,就是我提出的方法。” 

 “现在,你还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思吗?” 

 巴克斯特脸色通红,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测量学没啥技术含量,随便找个工人就能干。 

 还需要他堂堂一个化学博士生来做? 

 然而今天,李奇维教授的论文,给他好好地上了一课。 

 没有最扎实的基础,就不可能创造最伟大的理论。 

 理查兹感慨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已经到了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境界。” 

 “他现在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物理学突破。” 

 “而是整个科学体系的突破。” 

 “我想,这就是他在做的一种尝试。” 

 “他踏足天文学,尝试化学、生物学,恐怕就是因为这个。” 

 “把所有知识融会贯通,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 

 轰! 

 巴克斯特只感觉一股热气冲天而起。 

 他不敢相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良久,他才镇定下来。 

 但是年轻人的天性,让他不由自主地呐喊道: 

 “因为核聚变,布鲁斯教授在天文学界是太阳之王。” 

 “而在化学界,他就是开天辟地的元素之主!” 

 轰! 

 震撼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