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天眼望远镜,洞察时空!物理天文即宇宙!磅礴野心!

 1922年2月15日。 

 来自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天文学家们,齐聚罗马,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一届全体会议。 

 这不仅是天文学界的最高规格会议,同时也是一场科学领域的盛宴。 

 一时间,整个罗马都处于一片欢乐庆祝的氛围。 

 这场大会,让所有人领略到了这座千年古城的惊世魅力。 

 本次会议,在罗马国家博物馆内举行。 

 这座博物馆位于罗马的市中心。 

 其内展示了罗马从史前时期到罗马帝国时期的历史文化。 

 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复原场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罗马文明的发展历程。 

 意大利官方把会议地点选在这里,也有着炫耀和宣传的意思。 

 馆内还有巨大的会议室,足以容纳前来的数百位天文学家们。 

 离博物馆不远的地方,有着罗马最豪华的酒店之一,hassler酒店。 

 李奇维和从华夏来的高鲁等人,就入住在这里。 

 而在前一天,余青松随着哈勃等人一起,也达到了罗马。 

 于是,华夏此次的代表团就全部到齐了。 

 上午8点,酒店门口处。 

 李奇维带着众人,从酒店徒步前往会议地点,边走边聊。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高鲁兴奋地说道: 

 “奇维,我们已经收到了美国天文学会寄来的望远镜。” 

 “这真是解了国内天文学研究的燃眉之急啊。” 

 李奇维之前的美国之行,让世纪大辩论名声大噪。 

 同时,还极大地宣扬了美国天文学的实力。 

 礼尚往来,人情世故。 

 美国天文学会就赠送了一批崭新的望远镜,寄给华夏。 

 这些望远镜,在美国属于中端的档次水平,远不能和威尔逊山天文台的相比。 

 但是对于华夏而言,这批望远镜绝对算是高精尖设备了。 

 高鲁等人拿到手后,简直像宝贝一样供着,不停摩擦,爱不释手。 

 “妈呀,用这个望远镜看星星,怎么那么亮!” 

 “老天啊!我都能清楚地看到月球的表面了。” 

 “坑坑洼洼的,果然没有嫦娥和玉兔。” 

 李奇维来了兴趣,笑着问道: 

 “哦?” 

 “看来海耳教授他们还是挺够意思的。” 

 “美国送的望远镜是多大口径的。” 

 高鲁用右手比了一个手势,羡慕道: 

 “最好的足足80厘米的口径,送了3台。” 

 “美国佬真是财大气粗啊!” 

 “这种级别的望远镜,制作起来难度已经很大了,说送就送。” 

 望远镜需要用到的玻璃和金属,都不是一般工艺能达到要求的。 

 以目前华夏国内的工艺水平,即便有了李奇维的公司技术加持。 

 对于这样的高端材料,暂时还是无能为力的。 

 不过,李奇维听后撇撇嘴。 

 “我还以为能送个一米五的呢。” 

 高鲁等人闻言,都是苦笑。 

 他们觉得李教授的胃口太大了。 

 这样超高端的望远镜,恐怕美国都没有几架,怎么可能拿来送人。 

 这时,李奇维霸气道: 

 “你们放心。” 

 “再过十几年,我给你们造个20米口径的望远镜,远远超过美国那架2米口径的。” 

 高鲁等人简直吓了一跳。 

 老天啊! 

 20米口径,也太夸张了吧? 

 这架望远镜得多大? 

 常福元和蒋炳然倒吸一口冷气。 

 “我的乖,这么大的口径,那能看多远啊?” 

 “这和神话中二郎神的天眼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吧。” 

 “随便向天上一扫,就能发现最新的成果。” 

 余青松今年即将从匹兹堡大学毕业。 

 在李奇维的推荐下,他会去威尔逊山天文台,在海耳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等到博士毕业后,他就立刻回到华夏,开创国内的天文学事业。 

 高鲁对他寄予厚望。 

 他推了推眼镜,认真分析道: 

 “这种规模的望远镜,恐怕镜头只能用抛光后的金属来做了。” 

 “玻璃工艺应该不可能造出那么大且能保持平整的玻璃了。” 

 常蒋二人不明觉厉,余青送现在的水平已然超越了他们。 

 高鲁点点头,说道: 

 “是的。” 

 “用玻璃成本太高了,但凡有一处瑕疵,镜面就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