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中子星质量极限!宇宙中最可怕的天体!黑洞!物理学法外之地!
当李奇维说出恒星还有第三种命运后,会场内沸腾了。
所有人内心激动,屏息以待。
此刻,在众人的期待下,李奇维缓缓开口道:
“前面说过,如果恒星核心区的质量低于1.44倍太阳质量,就会形成白矮星。”
“如果核心区质量高于1.44倍太阳质量,就会形成中子星。”
“我猜不少人应该想到了,没错,中子星同样存在质量极限!”
“根据我的理论计算,当核心区质量超过了1.5~3倍太阳质量时。”
“对应的前身恒星质量大约是30~50倍太阳质量。”
“此时,核心区无法形成稳定的中子星,因为中子也被压碎了。”
“随着核心区的体积不断被压缩,其半径越来越小。”
“当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后,核心区会变成一种比中子星更加致密的天体。”
“那就是黑洞!”
哗!
全场骇然!
所有人惊讶不已。
“布鲁斯教授要证明的竟然是广相第三预言:黑洞!”
恒星死亡会变成黑洞?
这简直超越了众人的想象。
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在众人震惊的还未反应过来时,李奇维继续说道: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第三预言。”
“当初,史瓦西教授给出了广相场方程的第一个解。”
“这个解被称为史瓦西解。”
“即:一个球对称的天体,当它的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后,就会形成黑洞。”
“这就是黑洞的数学结构。”
“但是,它仅仅是一种数学意义上的存在。”
“在此之前,我们不知道黑洞的来源是什么,只能认为是宇宙中凭空存在的。”
“而现在,我通过恒星演化模型,为黑洞来源找到了物理基础。”
“即:黑洞来自于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残留!”
“对于那些几十倍太阳质量的大质量恒星而言,他们在生命尽头后,会先形成红超巨星。”
“然后伴随着超新星爆发,核心区首先形成中子星。”
“紧接着,随着引力坍塌,压力越来越大。”
“最终,中子星被压缩成黑洞。”
“而对于几百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恒星而言,过程就更简单了。”
“它们在发生超新星爆发后,核心区将跳过中子星阶段,直接坍缩成黑洞。”
“当然,宇宙之大,无奇不有,或许还有另外的黑洞形成方式。”
“但至少,我证明了黑洞是宇宙中真实存在的天体!”
“它并不是神秘的宇宙幽灵,而是恒星的结局或者说,新生。”
“因此,我才敢宣称,我能证明半个广相预言。”
“剩下的半个,就需要麻烦在座的各位,真正找到黑洞这种奇异的天体了。”
“对了,我听说史瓦西教授最近隐世不出,就是想找到黑洞。”
“我坚信,他一定会成功的!”
静!
此刻,偌大的会场内,安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老天啊!大质量恒星最终会变成黑洞?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感觉根本不用去找了,黑洞肯定存在!”
“如此完美的恒星演化理论,它推导出的结果怎么可能有错呢?”
谁都没有想到,恒星的终极命运,竟然是黑洞。
黑洞,自从被广相预言以来,就被誉为“宇宙中最可怕的天体”。
因为就连光也逃脱不了它的引力场范围。
远远望去,黑洞就像个漆黑的天体,所以才被布鲁斯教授形象地命名为“黑洞”。
在黑洞被提出之后,天文学家一直都把它当成某种独立超然的存在。
它的性质实在太特殊了,和现有的所有天体都不一样。
而现在,布鲁斯教授通过恒星演化理论,证明了黑洞来自于恒星。
这些随处可见的天体,竟然是黑洞的源头。
简直不敢置信!
大道至简!
但是反过来一想,众人却又恍然大悟,觉得理所应当。
黑洞在刚提出来时,布鲁斯教授就预言了它的密度非常之大。
而恒星的演化理论,其实就是质量对核心区的影响。
质量越大,自然引力越大,恒星的核心就会被压缩的越厉害。
一直压缩一直压缩,到了极限后,可不就是黑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