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惊世骇俗的博士论文!无人敢审!再去请布鲁斯老祖!(第3页)

 法兰西文学院,负责文学; 

 法兰西科学院,负责自然科学; 

 法兰西艺术院,负责艺术; 

 法兰西人文院,负责道德和政治。 

 其中,法兰西科学院就是法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权威机构。 

 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666年。 

 历史上,惠更斯、拉普拉斯等物理巨佬,都曾担任过法兰西科学院的院长。 

 同时,它也是五个学院中,历经变革最多,规模最大的学院。 

 这体现了科学的崇高地位。 

 如今,郎之万就是法兰西科学院的院士,也是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他有着雄心壮志,想要让法兰西科学院有朝一日能比肩英国皇家学会。 

 这不仅需要大力宣传,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天才后辈补充进来。 

 这个时代,年轻人具有无穷的创造力。 

 此刻,郎之万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 

 忽然,他看到佩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书籍。 

 他感觉疑惑,于是笑着说道: 

 “佩兰教授,你怎么来了。” 

 佩兰闻言,坐在郎之万的对面,兴奋地说道: 

 “快看看这篇论文。” 

 说罢,就将手中的论文递了过去。 

 郎之万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是什么操作。 

 对方怎么把论文带来这里让他评审。 

 他现在已经不是评审团成员了啊。 

 按理来说,没有资格查看这些论文。 

 不过,出于礼貌,他还是接了过来。 

 结果一看名字,顿时吓了一跳。 

 “呀!” 

 “怎么是德布罗意的论文?” 

 “我怎么不知道他的博士论文都完成了。” 

 “天啊,这是什么情况。” 

 郎之万很无语。 

 心道德布罗意也太不靠谱了吧。 

 提交博士论文之前,都不给自己的导师先看看嘛。 

 不过转念一想,他也就释然了。 

 “算了,还是先看论文吧。” 

 一分钟... 

 两分钟... 

 五分钟... 

 ...... 

 足足半个小时,郎之万一言未发。 

 只是他脸上的神色变换了数次。 

 从无奈到惊咦,接着是好奇,然后是震撼,最后则是呆滞了。 

 “哦!上帝啊!” 

 “这...这篇论文...真的是德布罗意写的吗?” 

 “我不是在做梦吧!” 

 郎之万甚至还用手拍了拍脸。 

 原来不是梦。 

 这篇论文带给他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实在太过匪夷所思、惊世骇俗了。 

 他甚至觉得这是一位大龄博士毕业无望时,在临死前的幻想。 

 “这...怎么可能呢?” 

 “电子竟然是波?” 

 “甚至万物皆在波动?” 

 呼! 

 郎之万重重地舒了一口气。 

 这一刻,德布罗意在他脑海中的形象彻底颠覆了。 

 原来对方并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在默默研究如此逆天的理论。 

 人家不来实验室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没有人可以帮助他。 

 郎之万虽然能看懂论文,但是扪心自问,他绝对给不出任何有用的建议。 

 因为他的科学三观,就不允许他接受如此离经叛道的观点。 

 他甚至都怀疑,这篇博士论文要是发表出去,到底有多少人能够接受。 

 真实历史上,德布罗意的论文发表后,只有两个人接受了他的观点。 

 一个是爱因斯坦,另一个是薛定谔。 

 直到后来电子的波动性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们才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 

 此刻,郎之万心中有一点羞愧。 

 他对德布罗意的指导和关心确实有点少了。 

 自己的博士创造了这么惊艳的理论,作为导师,他却没有帮上什么忙。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他现在已经清楚佩兰教授为何特意来找他了。 

 因为整个评审团都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这篇博士论文。 

 尤其德布罗意的身份还非常特殊。 

 这更让论文审评的难度加大。 

 想了一会儿,郎之万下定决心,说道: 

 “佩兰教授,我认为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影响太大。”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权威的人来把关。” 

 “我想把论文寄给布鲁斯教授,请他评审。” 

 “同时,我现在立刻找到德布罗意,与他详谈论文的情况。” 

 佩兰点点头,觉得这个处理方法很妥当。 

 以布鲁斯教授的眼光,一定能精准评价这篇论文的价值。 

 况且对方刚刚才帮助海森堡确立了矩阵力学。 

 说不定同样能够帮助德布罗意完善物质波理论。 

 一时间,他都有点羡慕德布罗意了。 

 “就按照你说的办!” 

 事情紧急,郎之万也顾不上工作了。 

 他和佩兰立刻返回巴黎大学。 

 回程途中,郎之万脸色兴奋,他期望地说道: 

 “希望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是我们法国物理学崛起的前奏。” 

 二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当李奇维收到郎之万从法国寄来的论文后,微微一笑。 

 他即便看不懂论文,也知道文中的内容是什么。 

 “波粒二象性啊!” 

 “终于要面世了!” 

 李奇维觉得,相比矩阵力学,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可能更加重要。 

 因为它让物理学家们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世界本质的复杂性。 

 没有人能够理

解,实实在在的物质,怎么可能会有波动呢? 

 既然物质是波,那为什么人不能穿墙呢? 

 这是量子力学需要给出的解释。 

 接下来量子论的一切发展,可以说都是由波粒二象性引起的。 

 所以,真实历史上,当爱因斯坦看到德布罗意的论文后,他才会感叹道: 

 “这位年轻人的论文,把一张大幕掀开了一角。” 

 而现在,轮到李奇维给出这样的评价了。 

 他在给郎之万的回信中写道: 

 “这篇论文是照到物理学最大难题的第一缕光芒。” 

 “我认同其中的观点,评审通过,建议公开发表。” 

 当郎之万收到李奇维的评价后,他已经通过德布罗意知道了前因后果。 

 原来物质波理论的灵感,也是来自布鲁斯教授的启迪。 

 他的内心震撼到了极点。 

 不过,郎之万还是赞叹道: 

 “德布罗意,你没有拘泥于布鲁斯教授的想法,反而更上一层楼。” 

 “这是你应得的荣誉!” 

 接着,他突然又说道: 

 “我就担心一点。” 

 “物理学界到底有多少人会承认你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