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波动力学之威!原子是电子波衍射的幻象!唇枪舌剑!论道开始!(第3页)

 哗! 

 洛伦兹连忙揉了揉眼睛,当他再度看去时,却发现一切如常。 

 只有对方回应了一个迷人的微笑。 

 他心神震荡,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 

 “刚刚那到底是什么......” 

 当会议室内的讨论声传入耳朵后,洛伦兹终于回到现实。 

 他不再去想刚刚的可怕情景。 

 会议继续进行。 

 “请薛定谔和海森堡,你们二位一起上来。” 

 “接下来,正式进入提问环节!” 

 “首先是双方各自提问。” 

 二人闻言,从座位上站起,同时走到台前,相对而站。 

 颇有一种决斗的气势。 

 洛伦兹笑着说道: 

 “谁先开始?” 

 薛定谔笑着伸手示意。 

 他比海森堡大了好几岁,当然要有风度。 

 海森堡也不扭捏,直接问道: 

 “薛定谔博士,关于你的波动方程我有一个问题。” 

 “大家请看,这是波动方程的表达式。” 

 (再发一次,省得你们再回头翻看了) 

 “按照波动力学的观点,方程中波函数ψ代表了电子波的状态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但是,这个方程中有一个虚数i。” 

 “我们知道,i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参数。” 

 “所以,波动方程的解ψ就无法测量,它也是没有现实物理意义的。” 

 “那么,一个没有物理意义的波函数,又怎么能代表描述电子波呢?” 

 “毕竟按照波动力学的观点,电子波是一种真实存在。” 

 薛定谔闻言,微微一笑,立刻回答道: 

 “没错,ψ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 

 “但是它的模的平方|ψ|2却代表了在时刻t,r位置处的电荷密度分布函数。” 

 “换句话说,ψ携带的是电荷密度的信息。” 

 “电子的波动性体现在空间电荷密度分布上。” 

 “电子的电荷量e乘以|ψ|2,就表示了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电荷密度。” 

 说着,薛定谔直接开始演示计算。 

 他之前涉猎广泛的优势体现出来了。 

 各种电磁学方程,他信手拈来。 

 “大家可以看到,如果|ψ|2代表了电荷密度分布函数,那么我们可以非常简单地推导出塞曼效应和gky效应。” 

 “这是氢原子最典型的两种效应,它们的本质其实都和电荷密度有关。” 

 哗! 

 众人震惊不已。 

 薛定谔对波函数的解释,让他们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虽然很别扭,但好像又确实是对的。 

 毕竟按照对方的定义,可以完美解释塞曼效应等问题。 

 真实历史上,薛定谔对于波函数的解释极为复杂。 

 里面用到了很多电磁学方面的知识。 

 比如偶极矩、电流连续性方程等等。 

 最重要的是,他的理论非常自恰,能解释很多已有的现象。 

 所以,薛定谔直到死,都没有承认玻恩的概率解释。 

 他一直坚信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海森堡一惊。 

 他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问题,这么轻易就被化解了。 

 这时,他又反问道: 

 “你说粒子是由波构成,波怎么会携带电荷呢?” 

 薛定谔反驳道: 

 “有什么证据证明,只有粒子才能携带电荷吗?” 

 海森堡顿时哑口无言。 

 电荷问题,目前还是物理学界的一大谜团。 

 人们虽然可以利用电荷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但是关于它的本质,没有定论。 

 谁也不知道小小的电子,是如何携带电荷。 

 海森堡感觉到了薛定谔的难缠。 

 这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对手。 

 虽然他不喜欢波动力学,但是他绝不会认为对方很菜。 

 看来自己之前准备的一些问题,都没有必要再问了。 

 肯定难不倒薛定谔。 

 海森堡只好祭出了杀手锏。 

 他接着问道: 

 “波动力学无法推导出电子自旋,该如何解释?” 

 哗! 

 众人又是一阵惊呼。 

 他们没想到海森堡这么快就问出这个难题了。 

 看来对方是被薛定谔的实力折服了。 

 普通的问题,在这两位天才面前,毫无意义。 

 众人又看向薛定谔。 

 这个致命的问题,他想出答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