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华夏来人!龙驹凤雏!为国而变!诺奖大佬转力学!(第2页)

 这是什么情况...... 

 玻色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连忙解释道: 

 “抱歉,教授,我不是对力学大会有偏见。” 

 “而是你这样的存在,为何会转行研究力学?” 

 钱五师肯定不能实话实说:我想造飞机造导弹。在李奇维的安排下,钱五师的任务还是很重的。 

 他不仅负责原子弹的研究,还负责运输工具的研究。 

 真实历史上,刚开始的时候,原子弹是靠飞机运送的。 

 想炸哪里,飞机直接开过去,到地点后,把原子弹一丢了事。 

 反正也没有所谓的反空手段,能把飞机给打下来,所以用飞机就足够了。 

 但后来随着技术发展,飞机就不安全了,才慢慢变成了机动性更好速度更高的导弹运输。 

 虽然现在这个时代,想把后世那种精确制导的导弹造出来有点不切实际。 

 但是简单版本的问题不大。 

 而且李奇维又不是搞侵略,他只要手里有秘密武器,用不用,精度怎么样,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论是飞机还是导弹,对于力学,尤其是流体力学的要求,都非常之高。 

 因此,钱五师才会花费一大半精力研究力学。 

 而参加力学大会,能让他认识和结交更多的力学大佬,对于未来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此刻,钱五师看着海面,感慨道: 

 “我们华夏目前不需要超导,需要的是交通、水利、机械等等实用的科技。” 

 “而这些,都是力学的应用领域。” 

 “我想为国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玻色听后,立刻肃然起敬,内心震动。 

 钱五师的话,让他感同身受。 

 印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然,玻色也没有夸张到立刻改行,学习应用科学。 

 他在物理学领域,属于刚刚登堂入室的阶段,还轮不到他操心天下苍生。 

 等他坐到拉曼那个位置,考虑的就不仅是物理学本身了。 

 物理学家按照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开辟型,另一种是应用型。 

 以钱五师为例,他之前研究超导现象时,就属于开辟型学者。 

 他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开辟物理学的范围,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 

 李奇维、普朗克、爱因斯坦等等大佬,都属于此类。 

 但是,当钱五师研究力学时,他就变成了应用型学者。 

 因为力学本身,并不会带给物理学新的内容,而是把物理学应用在方方面面。 

 比如各种力学大师,他们创造的力学理论,可以用于指导很多大型结构工程的建成。 

 大坝、大桥、飞行器、风洞等等。 

 但是这些力学理论本身,对于物理学的纵向发展而言,起到的意义不大。 

 此外,应用型物理学家跟发明家、工程师也不是一个概念。 

 前者是创造理论,而后者是把前者的理论应用在产品上。 

 总之,从逼格看,开辟型的物理学家显然是最高等级的。 

 他们的研究成果能推进整个人类科学的进步。 

 相比之下,应用型物理学家就稍弱一筹了。 

 因此,玻色对于钱五师“弃开从用”的魄力感到敬佩。 

 对方这是为了国家而改变! 

 不是谁都愿意放弃获得荣誉,从头开始的。 

 他真诚而肃穆地说道: 

 “钱教授,你是我的榜样!” 

 钱五师呵呵一笑,大智若愚。 

 很快,二人相谈甚欢,为枯燥的旅途带来一丝乐趣。 

 这时,玻色注意到钱五师的旁边还有两个年轻人,看起来十八九岁。 

 两人长得非常像,看起来应该是兄弟。 

 最重要的是,玻色在二人的身上,看到了那个男人的影子。 

 他不确定地问道: 

 “这二位是?” 

 钱五师闻言,一拍手,说道: 

 “差点忘了给你介绍。” 

 “这位是李承道,布鲁斯教授的大儿子。” 

 “这位是李承德,布鲁斯教授的二儿子。” 

 “他们俩也算是我的小师弟,刚刚中学毕业,准备去欧洲游学一年。” 

 李承道和李承德兄弟俩今年正好18岁。 

 在得知父亲明年就会返回婆罗洲之后,他们二人主动提出想去欧洲看看,明年顺道和父亲一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