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不看月亮,月亮就不存在!什么是测量!世界的本质!李爱之争!(第2页)

 它可能是个苹果、是个美女,或者干脆什么也没有。

 只有当你观察了,月亮才会从迭加态坍缩成“月亮本征态”。

 此时的月亮,才是我们一直看见和熟知的月亮。

 但这个说法实在有点太惊悚了!只要往前推广一步,就能得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命题:

 “如果没有人类,宇宙中的一切还存在吗?”

 面对爱因斯坦的质疑,李奇维微微一笑。

 “爱因斯坦,那要看你是如何理解“客观存在”这个概念。”

 “我想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目前我们对世界的一切描述,都是基于人类的感官。”

 “人眼能看到的波长在400n-760n之间。”

 “在这个波段内,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丰富多彩,充满了各种颜色。”

 “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西瓜是绿色的。”

 “最近,我曾阅读过一些生物学方面的论文。”

 “有些研究证明,猫和狗能看到的波长范围比人窄很多,大约是450n-550n。”

 “所以,在猫狗的眼中,世界并不是五颜六色的,而是黑白的。”

 “它们看这个世界,就好像在看黑白电影一样。”

 “苹果不再是红色,香蕉不再是黄色,西瓜不再是绿色。”

 “现在,如果假设有一种外星生物,他们只能看到红外线以外的波段。”

 “那么这些外星人眼中的世界将更加奇特。”

 “但我们很容易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不管苹果在人类、猫狗、外星人眼中的具体颜色是什么,“苹果”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红色只不过是用人类眼睛这种测量方式所得到的某一个颜色性质而已。”

 “如果用外星人的眼睛去看,就会得到另一种颜色性质。”

 “回到月亮这个问题。”

 “当没有观测月亮时,月亮确实符合波粒二象性,它什么也不是。”

 “但月亮依然存在那里,只不过是以一种我们无法得知的状态存在。”

 “月亮之所以表现为物质,是因为我们用粒子的手段去测量了月亮,所以它就表现为粒子性。”

 “如果存在一种奇特的生物,它们依靠感知波动观察这个世界。” “那么在这种生物的眼里,月亮就是以机率波的形式存在。”“虽然按照物质波理论计算,月亮的德布罗意波长太短太短,远小于可观测范围。”

 “但是从理论上而言,它确实有这种可能。”

 “不管是人类眼中实实在在的月亮,还是奇特生物“眼中”波动的月亮,它们都只是月亮这个客观存在的某一面。”

 “这就是互补原理的核心理念。”

 嘶!所有人被震撼的目瞪口呆!

 这个解释太吓人了!

 “布鲁斯教授和爱因斯坦教授的争论,已经关系到世界的本质!”

 就在众人惊叹时,爱因斯坦却神色凝重。

 他坚信,即便没有测量,月亮也肯定是以某种“确定的形式”存在。

 不存在你用波动的手段测量就是波,你用粒子的手段测量就是粒子。

 客观存在就是客观存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后世,绝大多数人都和爱因斯坦有同样的观点。

 他们无法相信客观存在会依附于观察者的行为。

 但这就是量子力学的神奇之处。

 至今还没有任何实验结果违反布鲁斯诠释的情况。

 这足以证明量子力学的正确性。

 因此,如果你认可了布鲁斯诠释,那么你就理解了量子力学。

 否则,你就只能选择拒绝布鲁斯诠释,继续寻找新的解释世界本质的理论。

 很明显,爱因斯坦选择了后者。

 而且,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个问题。

 “布鲁斯,你说测量会影响客观存在,使其发生波函式坍缩,展示某一个性质。”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测量”呢?”

 “人眼看算测量吗?”

 “猫眼看也算测量吗?”

 哗!众人再次震惊!

 爱因斯坦教授果然犀利!在互补原理中,最难准确理解的概念就是“测量”。

 量子力学中,怎样才算是测量呢?